海口西海岸。邵阳 摄
日前,从南沙路出发,途经海秀快速路至金沙湾四路,在一条被高楼大厦包围的小路前,海口网(微信号:haikouwang2013)记者找到了荣山寮村。
夕阳下的渔船。邵阳 摄
荣山寮村位于海口西海岸最西的海边,属于金沙湾片区。村里的渔民介绍,几百年前,这里是一片原始的海边沙地,由于西海岸的几个村庄渔民经常一起搭寮出海捕鱼,逐渐发展成渔村。渔民中以荣山村村民居多,故取名荣山寮村。虽然历经了时代变迁,但很多老民居仍被完好地保留,极富历史人文气息。
海上的渔船。邵阳 摄
西海岸边的古朴渔村
海面上渔船星星点点。邵阳 摄
循着指示牌一路向前,海风的咸腥味逐渐浓郁。行驶至荣山寮村文化广场下车,穿过村巷,便看到沙滩上有几棵被风吹斜的古树,树底下停靠着数只废弃的旧渔船。当天16时,太阳宁静地悬挂于头顶,海滩人烟稀少,宁静得像一幅油画。
修补渔网的阿婆。邵阳 摄
阳光正好,海口网记者一行开始探秘渔村。在海滩与村庄连接的区域,不少渔网和泡沫浮艇在这里“整装待发”。一旁有许多晒干的小鱼干,一位阿婆正在修补自家的渔网。“时间还早,今天的鱼会回来得晚一些。”阿婆误以为记者是前来买鱼的客人,便告知此时并不是买鱼的最佳时间,再过几个小时才会有新鲜的海鱼回来。
海上的渔民。邵阳 摄
俯瞰荣山寮村。邵阳 摄
“没事儿,我们逛逛。”“那你们逛着吧,前边有小卖部,有休息的地儿……”根据阿婆的指引,记者来到了村里的小卖部,店面不大,却应有尽有。村民三五成群地聚在这里,嘴上聊着八卦,手上不停地修补渔网。小卖部两边是村民们建起的楼房,村舍错落,古树成荫。近年来,当地不少渔民靠着自己的双手住进了楼房,但祖传下来的宅子仍被完好地保留。
村民挑着箩筐。邵阳 摄
用最简单的方式过最惬意的生活
一家三口在海滩散步。邵阳 摄
逛完小村,记者重回海滩边。阿婆一边动作娴熟地穿着手里的线,一边同记者话起了家常。阿婆说,她有4个儿子,家里有6条渔船,一大家子人都靠出海捕鱼为生。简单却幸福的生活,就这样贯穿了这个家族的祖祖辈辈。
挑着箩筐的村民。邵阳 摄
荣山寮村的渔民,几百年来都恪守着祖宗传下来的捕鱼方式,生活节奏完全由当天的潮流表决定。他们的生活在城里的人们看来,神秘又简单。出海打鱼是当地渔民一生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过便是几十年。这里的男人体格健壮、好客豪爽,这里的女人同样健壮,但不乏细腻和温柔;男人出海捕鱼,女人治家织网;男人捕鱼归来,她们吆喝卖鱼……
热闹的海滩鱼市
开市啦。邵阳 摄
赶海人早就懂得运用潮汐这一自然规律,利用手中的渔具,在最合适的时间出海捕鱼。19时,出海早的渔船开始靠岸,喜欢新鲜海产的市民早早打听好了时间前来采购。海滩上,不少箩筐已准备就绪,迎接自家的渔船归来,沙滩上的鱼市开始热闹起来。
新鲜海货十分抢手。邵阳 摄
“今天的金鲳鱼40元一斤,螃蟹有40元一斤、35元一斤的,自己拿袋子装。”“拍点蒜起锅,不用放太多调料即可入味。”新鲜海货十分抢手,渔民们不用怎么吆喝,一会儿的功夫,鱼就卖完了。渔民们不仅卖鱼,还会分享海鲜的做法。市民老陈每个周末都会前来购买海鲜,对荣山寮村的情况也略知一二。“这里的鱼是从船上直接拿下来卖的,非常鲜美。周末一家人出来玩还能带点新鲜的海货回家。”老陈笑着说道。
渔民带上泡沫浮艇,准备出海。邵阳 摄
在夕阳的映照下,脚下细软的沙滩就像金子般闪耀,太阳开始西沉。有人载着满满的收获靠岸,有人怀着期待准备出发。拉起泡沫浮艇,拿着船桨,戴上夜行灯,穿起防水服……一批出海捕鱼的渔民陆续出发。“晚上10点左右还有一波鱼市,等我们回来,比现在还热闹呢。”渔民乐呵呵地说道。
太阳西沉,渔民出海。邵阳 摄
记者卢海浪 邵阳
(海口网9月19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