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石膏粉,一根细棉线,来回拉合之间,面部立即变得光滑有弹性。这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美容法,人称“绞面”,如今在海口街头依然能够见到。一些老人以此谋生,在“手艺”中寻找生活希望,也在“守艺”中延续传统文化。
绞面。杨海成 摄
一根细线神奇美容
1月4日早上8时,65岁的兰姨带着一身“行头”从家里出发,来到海口市大同路泰龙城附近街道,开始一天的“绞面”工作。在这里,还有另外四五名师傅摆摊竞争,兰姨需要不时吆喝招揽顾客,才能占据主动优势。
据了解,绞面过程并不复杂,客人只需在手艺师傅对面坐下,仰头闭眼,便可以享受一次“神奇”的美容。
绞面前,用红头巾将顾客的头发束好。杨海成 摄
一盒石膏粉、一条头巾、一根细棉线,这是绞面用到的所有工具。待顾客落座,兰姨先用一条红色头巾把顾客的头发集中束好,再将白滑的石膏粉涂在脸上,把一根棉线交叉成三段,一端拿在右手,另一端用牙齿咬着,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反复地把线条一张一弛地拉合,棉线交叉处在顾客的脸部皮肤上来回轻盈绞动,绒毛和汗毛很快被一扫无余。
绞面用到的粉,有的是石膏粉,有的是珍珠粉。杨海成 摄
整个过程来回三次,大约半个钟头后操作完毕,顾客对着镜子一照,效果立竿见影:脸上皮肤变得光滑白嫩了不少,看上去人也精神多了。
街头老手艺人“守艺”十年
当天受冷空气影响,海口持续低温,街头不时有寒风吹来。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极大考验。兰姨要在这里坐一天,直到傍晚时分才“下班”。
绞面讲究力道、手法。杨海成 摄
兰姨说,绞面操作看似简单,其中力道的把控却需要分寸,没有多年沉淀,很难拿捏得好,还有可能弄疼、弄伤顾客。
“我的绞面手艺是从奶奶那里学来的,小时候见长辈给别人绞脸,就以玩乐的心态跟着学,没想到后来变成了一门营生手艺。”兰姨告诉记者,她已经入行十年了。这些年来积累了不少熟客,其中大部分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还有一些中老年男子偶尔光顾“拔白头发”等其它业务,来绞面的青少年并不多见。
兰姨表示,以前绞面的人多,师傅也多,现在慢慢变少了,究其原因是这个行业挣钱太少,年轻人也不想学。目前,她每天的收入情况不稳定,有时一天最多有十来位顾客,有时一天一个人都没有。不过即便如此,她仍然继续坚持着这门手艺,把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无论有没有学徒,只要我还有力气,就会一直把这份工作做下去。”兰姨说道。
传统文化亟待传承
绞面是一门古老的美容术。据相关资料记载,在汉朝时期,这是一种去除面部的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的仪式,叫“挽面礼”。未婚女子在出嫁前一天必须要请多子多孙、生活和美的老妇人操作,修出丰满圆润的额头,修出弯弯的月牙眉,意为让新娘别开生面,祝愿她婚姻幸福、家庭美满。
这种独特的体验,一些海口市民也曾拥有。在琼山府城宗伯里二横路深巷里,陈阿姨正排队等待绞面。“这是地方习俗,我出嫁前,对象家人送来了石膏粉、线团等绞面工具,虽然家里没有绞面婆,但可以简单地走个流程。”
府城宗伯里二横路深巷里,绞面生意红火。杨海成 摄
琼山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薛茂才介绍,对于许多老海口人来说,绞面不仅是一门传统手艺,更是一种情感寄托。“我奶奶就是个绞面婆,记得小时候她经常为顾客绞面,我就在一旁帮忙收钱,这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在府城老巷子,绞面娘队伍人数较泰龙城更多,而且个个“生意兴隆”,这里许多顾客都保持着一个月绞面一次的习惯。
除了宗伯里二横路,琼山区还有草芽巷、原府城粮所宿舍大院等绞面点位。薛茂才表示,绞面是传统民俗文化,应该认真挖掘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并通过规范和提升,使其融入新兴的美容行业。“琼山区旅文局正在研究方案,收集相关资料,为这门手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它、关注它、传承它……”
记者朱晓欣 杨海成 摄影报道
(海口网1月27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