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的名字不叫李田玉,反复改了多次,从李贺到李磊,再从李磊到李田玉。李贺这个名字很喜庆,但古代有个诗人也叫李贺,叫了一段时间就改成李磊了。改过后,好像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加上一些其他原因,父亲又重新给我取了个名字——李田玉。接下来我就讲一下自己的高考故事。
大学时获得全国中华得雨杯短诗短文大赛优秀奖。(作者供图)
高考前的求学记忆
我出生在皖北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是老师,母亲是农民,家里还算过得去。我6岁随着姐姐上小学一年级,第一年基本就是跑着玩,先适应下环境,第二年算是正式就读,所以一年级读了两年。虽然说小学时期我的成绩还不错,都在前十名内,但从未进过前三,最好的成绩是第四名,而前三一直被俺村的三朵金花牢牢占据着,其中就有我的姐姐。
到了初中我的成绩稳步上升,已经反超了姐姐,基本都在前三名,在一次学校联考竞赛中,数学还以满分成绩获得了第一名。高中入学时,我的成绩在全班是中等水平,不知道是环境不适应还是其他原因,一直在努力,一直想提升,但是成绩一直上不去,以至于第一次高考毫无悬念的失利。
三次高考的曲折之路
2000年,是我的第一次高考,那一年,整个年级8个班,500多名学生,好像只有180多名达线,我们班也就十几个人过了本科线。可以说,当时的高考结果令无数人震惊。
第一次高考惨痛的经历,一度让我失去信心,我当时抱着上大专也不复读的想法。在家人的劝说下,我最后还是选择了复读。考虑到亳州一中当年的高考情况,也出于面子问题,我没有选择继续在亳州一中复读,而是去了邻近的太和县太和中学。至今回想起来,这是一次不错的选择,因为那里的老师都非常敬业,教学也比较适合像我这样基础不是很牢靠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我还考出过600多分的好成绩。
第二次高考时,不知道啥原因,我发了高烧,晚上也没休息好,高考成绩仅超过本科线二三十分,没想到志愿也没填好,导致落档了。虽然后来参与了补录,被录取到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但考虑到就业问题,我就没去上。
我第二次高考时的录取通知书。(作者供图)
就这样我开始了第三次高考备战。当时,我父亲已经从店集中学调到了立德教办室工作。为了方便,我去了涡阳一中校外复读班,在那里还邂逅了原来亳州一中的同班同学,那段时光是幸福快乐的。因为有了第二次的复读,我在班里的成绩也不错。但是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有点难以控制了,班里的一个女孩子像极了以前暗恋过的女孩,走神成了我安心学习的一大障碍。
我在自责中度过了一段时光后,选择了逃离。我不好意思跟父母讲真实情况,就找了个理由离开了那里,再次回到了亳州一中,开始了下学期的复读。那一年,我过了重点本科线,只是第一志愿未能录取,被调剂到了东北林业大学统计学专业。那一刻,也是很不情愿。父亲说,不行,就再复读一年,考个名牌。我没同意,就去读了。
高考录取情况。(作者供图)
高考后的风雨兼程
人们常说,高考后的大学生活就是人间天堂,没有压力也比较舒适。的确,我也切身感受到了,但是我也逐渐感到了莫名的空虚和压力,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毕业后我又将何去何从?于是,我开始频繁地进出图书馆,参加计算机等各类考试。大四第一学期,当其他人还在为毕业发愁时,我已经顺利签约天津城建集团下属的第二市政公路工程公司。
一晃眼,距离第一次高考已然过去了二十余载。有些场景开始从清晰变得模糊,但也正是高考这段经历,让我的求学之路得到了延续,虽然有坎坷、有曲折、有心酸,但是总算熬过去了,也算修得了正果。
“作为一粒种子,没有理由不长成参天大树!”这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一句话,加油,未来的人生!
2008年北京考察时参观水立方。(作者供图)
个人简介:李田玉,2002年毕业于亳州一中,现就职于亳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平时热爱写作,2000年,在校报《耕耘》上发表处女作《哨声》;2004年,作品《生命是什么》荣获全国中华得雨杯短诗短文大赛优秀奖;2014年,作品《做人如遵规》荣获亳州市法治征文三等奖;2015年,被评为亳州市阅读之星;2017年,被批准为亳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厚重亳州》《回家的路》《寒门学子》等多篇作品先后在《中国交通报》《亳州晚报》《亳州文艺》等媒体刊物发表。
海口网记者杨朝青整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