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恢复高考,我高考落榜。
我一赌气,决定不再参加高考,而是写一部以生产队长为原型的长篇小说。
我为什么会赌气不再参加高考?
因为我是故乡远近闻名的自学狂魔。我1966年小学毕业后,因文革爆发而辍学。我或参加生产队里劳动,或出门打工,或加入农业学大寨大军,成了兴修水利和垦造梯田队伍中的一员。但无论在哪里,我都坚持自学。我弄到了一本四角字典,坚持每天学3—5个生字。没有纸笔,就大地做纸,树枝做笔,每到劳动间隙,就在地上写写画画,口中还念念有词,许多人因此认为我着魔了,送我一个“书魔”的绰号。
文革期间,几乎所有的非政治书被打成了“毒草”。我拼命找各种“毒草”书看。一次,有人告诉我,15里外有一农家有一本《东周列国志》,我专程去借阅。那家人得知我就是“书魔”后,干脆把《东周列国志》送给了我。
所以,10年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故乡的人都说,谁都考不上,只有那个“书魔”一定能考上!
偏偏我高考落榜了!
我羞愧得无地自容,羞于见到任何一个人,所以赌气不再参加高考。
我为什么要赌气写以生产队长为原型的长篇小说?
因为实在找不到“青草”书看以后,我只好本着开卷有益的态度,开始看政治书,主要看毛主席著作和马列著作。《毛泽东选集》一到四卷我看了两遍。潜移默化中,我树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关心起了生产队里生产为什么老是搞不好,为什么社员老是饿肚子等问题。我认为县官不如现管,生产队长才是生产能否搞好的关键因素。我梦想当生产队长,心想我如果能当上生产队长,一定能把队里生产搞好。但是我家里是老中农成分,不属于贫下中农,而且我所有亲戚家里都是地主成分,我根本不可能当上生产队长,便写了一部以生产队长为原型的长篇小说,为全国树立一个生产队长典型。
1977年高考落榜后,我每天埋头于长篇小说创作。直到1978年5月20日夜里,我的一位恩师专程找到我,说他去县教育局开会,顺便查了我1977年的考分,总共考4门,3门总分离分数线只差2分,但是我最厉害的数学却没有分。不是零分,是没有分。他一打听才得知第一年恢复高考,准备时间太短,很多工作不完备。我那个考场的数学试卷往省里运时,遗失了。所以我的数学才没有分。要不,我的分数一定够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他劝我不要放弃1978年的高考。
尽管离高考时间只剩一个半月,我仍接受了恩师的建议,停止写作,参加了高考复习。因为复习时间太仓促,我感觉1978年的高考考得不理想,心里很懊丧,很悲观。
听说分数出来了,我去县招办打听分数。我问文科第一名的分数是多少,工作人员答:396.5分。一听第一名的分数才这么低,我认定我的分数就更低了,因此更懊丧、更悲观、更自卑,不敢再往下打听自己的分数了,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县招生办。
几天后公布分数,没想到第一名就是我。1978年,我以湖北省应山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四年,我依然坚持长篇小说创作。
大学毕业,依然是那个赌气后写家乡生产队长长篇小说的情结,居然让我放弃了留京的机会,分到武汉后又放弃了留武汉的机会,而是一根筋地要回到家乡应山县。
但是,档案到孝感地区就被截留了,我被分到《孝感报》当记者。1988年海南建省,我由《孝感报》调到《海口晚报》(现《海口日报》),一辈子都成了新闻人。
所以,与高考赌气,影响了我一生的命运。
(作者:张国群)
相关链接:
我的高考故事|2000届高考生李田玉:三战高考不放弃 求学之路成正果
我的高考故事|1983届高考生陈肖云: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 挑着扁担上大学
我的高考故事|2007届高考生杨本科:即使来路不易,但请相信学习的力量
我的高考故事|60年代高考生陈琼基:走出农村进了城,改变了一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