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熙(1909–1942)
林伯熙,海南文昌县(今文昌市)人。出身富裕的农村家庭,家中有田地数百亩,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加上林伯熙读书用功,成绩优异,使他能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1926年,林伯熙进入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读书,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在声势浩大的扫盲运动中,他常利用课余或假期到乡村给识字班上课,一面讲授文化知识,一面宣传革命道理,号召农民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和废除封建礼教制度,唤醒民众的觉悟。1933年,林伯熙毕业于中山大学外文系,回到家乡开办图书馆,传播革命思想。1934年,林伯熙考取南京陆军步兵学校,1936年毕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伯熙积极投身抗日斗争。1937年下半年,林伯熙接受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在中共琼东县委的指导下,在重兴地区组织“抗日后援会”,在重兴各墟镇和广大乡村开展抗日宣传。琼东县委大力支持林伯熙抗日宣传活动,琼东县振中区委派党员骨干符国仍、符国泮、符孟传等帮助开展重兴抗日后援会工作。
1938年春,林伯熙怀着追求真理的渴望,奔赴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秋,林伯熙返回家乡重兴,他游说文昌县国民党当局,建立起文昌县经济中队,拥有40多人枪的队伍,他任中队长。但文昌县经济中队成立3个月之后便解散,林伯熙带人和枪加入重兴乡游击队,使游击队扩大到100多人。为了解决游击队的武器装备,林伯熙多方收集乡村中的闲散枪支,并卖掉自己家中的一些田地,买回17支枪捐献给游击队。经过努力,重兴乡游击队拥有七九步枪、驳壳枪、冲锋枪等近100支,成为武器装备比较精良的地方抗日武装。林伯熙带领重兴乡游击队在烟塘、长坡、迈号等地破坏公路桥梁、割断电话线,抗击日军“扫荡”,寻机打击日敌,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博得当地民众的称赞。1939年9月,重兴乡游击队接受共产党的改编,成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大队一中队,林伯熙任中队长。林伯熙在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受到党的教育,迅速成长,1940年冬升任副大队兼中队长;1941年任独立总队第一支队副支队长,并当选为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委员;1942年春担任第三支队支队长,成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年轻有为的指挥员之一。林伯熙支持部队的经济建设,为了部队的给养,他想方设法与地方联系解决,他还卖掉家中大片良田,所得的钱款全部交给组织使用。林伯熙带领部队英勇杀敌,屡建战功。
1941年3月,林伯熙率领第一支队参加罗蓬坡战斗,消灭国民党保七团第八连50余人,缴获步枪30多支、机枪2挺。同年春,林伯熙带领第一支队袭击潭门据点日军,缴获轻机枪1挺;设伏痛歼残杀重兴群众造成“百人坑”惨案的一支日军队伍,狠刹敌人的威风,大长民众的志气。在一系列战斗胜利的鼓舞下,重兴地区百余名男女青年踊跃报名参加抗日独立总队,壮大了人民抗日武装的力量。
1942年初,中共琼崖特委批准林伯熙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林伯熙带领第三支队在乐会县金鸡岭伏击日军的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33岁。2014年9月,国家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林伯熙入选。
文字整理:程晓斌 陈立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