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江(1921–2020)
杨泽江,曾用名杨克俊、杨俊仁、杨隽人,河南清丰县人。193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7月,杨泽江在河北保定第二师范学校读书,接受学校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抗日斗争的教育影响,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断学业回到家乡投身抗日救国活动。同年12月后,杨泽江历任冀鲁豫边区青年抗日救国总会青年部长、第二地委民运委员会副书记、冀鲁豫边区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任、抗联会青年部长等职。
在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杨泽江不畏牺牲,敢于斗争,他在一次反“扫荡”中身负重伤,伤势未愈就重返战场继续投入战斗。1943年秋,杨泽江到延安进入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七大结束后,杨泽江被党组织派回冀鲁豫边区工作,历任中共冀鲁豫边区第五地委委员、抗联主任,南华县委书记,中共鲁西南地委南华、东明二县工委书记兼县大队政治委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青委委员,冀鲁豫边区党委青年科科长,中共华北局青委委员兼组织部长,江西省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共青团江西省工作委员会书记兼南昌军管会文教接管部副部长、南昌市委委员,中共华南分局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
1953年4月,杨泽江被派到海南,历任华南垦殖总局副局长,中共海南区委副书记、第一副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海南军区政治委员。当时,海南的建设因各项社会基础的落后在万般艰难中起步,各种物资十分匮乏。1961年,杨泽江带领机关工作人员下乡,在文昌县委食堂吃早餐,喝的是椰子奶稀饭,他称赞味道不错,秘书于是让司机托县委办公室同志到文昌县食品厂代买8个椰子带回海口。返程路上,杨泽江发现车上有椰子,就严厉批评秘书,要求将椰子交给商业部门处理。杨泽江团结带领垦殖局党委一班人,深入基层蹲点调研,注重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狠抓农业生产和经济开发,开创新中国橡胶事业发展新局面,有力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建设发展。
“文化大革命”中,杨泽江受到冲击,蹲牛棚、挨批斗,但他始终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1969年9月杨泽江恢复工作,先后任广东省湛江地区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中共广东汕头地委第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秘书长、省委常委,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兼保定地委第一书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职。从1982至1986年连续5年参与制定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学习借鉴安徽“大包干”经验基础上,结合河北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常年抓农业生产责任制完善工作的意见》,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促进了河北农业发展。
1985年5月,杨泽江任中共河北省顾问委员会主任。他是中共第十一次、第十三次、第十四次、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20年5月13日,杨泽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文字整理:程晓斌 陈立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