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事业倾情奉献光和热
——记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赵晖
“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到普通高中毕业,中间涉及的方方面面,基本都和我们的工作有关系。”谈及自己的工作职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赵晖这样解释。虽然工作范围广、压力大,但想到教育事业关乎千家万户,牵挂着每一个家长的心,赵晖心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生。
今年38岁的赵晖,是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党员。扎根海口教育系统15年来,特别是担任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后,赵晖立足岗位默默耕耘,积极开拓创新,用心用情守护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用担当与奉献书写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勇于担当 迎难而上啃下“硬骨头”
为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去年,我市把抓好学前教育相关工作列入2020年一号督办事项。基础教育科是市教育局负责学前教育管理的科室,作为科室负责人,赵晖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因为我市学前教育“两个比例”提升工作离目标有着不小的差距。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就要有迎难而上啃‘硬骨头’的决心和勇气。”虽然任务艰巨,但赵晖并没有因此而退却。她和科室工作人员一起努力,连续熬了几个通宵,结合海口学前教育实际情况,第一时间起草《海口市提升“学前教育两个比例”工作方案》,列出六项具体工作任务,并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配合单位、完成时限等。方案印发后,赵晖又和同事承担起沟通协调、数据汇总、问题梳理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序推进。最终,去年我市顺利完成学前教育“两个比例”提升工作目标。
“在处理工作时,赵科长不仅能够统筹协调整个工作任务,还会主动参与到工作任务的具体执行中,为大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一级主任科员黄纪斌说。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全市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市采取了高三初三、中学其他年级、小学、幼儿园分批分次开学的办法。高三和初三是最早开学复课的两个年级,为确保万无一失,赵晖带领科室工作人员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连夜起草制定开学工作方案、预案,加班加点协调开学各项准备工作。她和同事们像回顾电影慢镜头一样,把开学复课工作各个环节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反复推演,确保没有遗漏。在赵晖和科室工作人员的努力推动下,全市所有学校(幼儿园)实现了安全有序开学复课。
开拓创新 敢闯敢试探索便民举措
每年的中小学招生工作,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2019年担任基础教育科科长后,赵晖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提高招生服务质量,她希望通过开拓创新,打破传统的招生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于是,她带领科室工作人员积极对接各相关部门,整合居民户籍、房产、社保等数据,探索招生联审联批模式。
去年,赵晖在联审联批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大胆探索义务教育大数据招生,通过推出“线上一网申请、一网通办”“数据联通共享”“在线监管记录”等措施,解决家长“来回跑”、审核人员“多头跑”等问题,实现了中小学招生入学报名、审核、录取一体化。如今,家长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在线上完成申报;学校审核一个人需要的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降到30秒,效率大大提高。
在中小学招生期间,赵晖始终坚守在招生服务工作一线,耐心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详细解答群众的疑问。“很多问题在我这里可能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但对于家长们来说却是第一次出现,因此我能够理解他们的紧张与不安。”虽然每天不停地重复回答着相同的问题,但赵晖没有丝毫不耐烦,始终面带微笑、和声细语地做着解释工作。
“虽然承担的工作任务很繁杂,但她总是能够保持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努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市教育局副局长邓袖这样评价赵晖。
履职尽责 保障孩子受教育权利
“保障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社会福利院的特殊儿童少年需要入学时,赵晖总是会努力做好统筹协调,确保孩子顺利入学。
课后服务是破解中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问题、解除家长后顾之忧的有力举措。2019年,赵晖和科室工作人员积极推动我市一些符合条件的试点学校先行先试开展课后服务。去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海口市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目前,我市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全覆盖。“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开展,对课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接下来我们会努力规范课后服务标准,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赵晖说。
对别人家的孩子操心多了,对自己的孩子赵晖却满怀愧疚。因为经常加班,赵晖总是无法及时将孩子接回家。面对孩子的催促,她只能以各种方式哄着孩子在学校耐心等待。有一次她因为加班,加上路上堵车,到孩子的学校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看到两个孩子在夜幕下孤零零坐在校门口的台阶上四处张望,赵晖的内心五味杂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校健康快乐成长。”赵晖说,她将继续履职尽责、开拓进取,为教育事业倾情奉献光和热,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