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稳定向好 试点成效显著
一只坡鹿在飞奔。(新华社发)
10月21日午后,位于白沙牙叉镇茶园路北侧的高峰新村,村民符进海干完农活后,慢慢悠悠地跨上摩托车,准备去白沙民族中学接女儿放学。
4.7公里,这是从村里到学校的距离,符进海骑上摩托车只需二十多分钟便能跑个来回。“一点也不耽误农活,方便!”符进海还记得,原先他住在“老家”时,去县城得跑60多公里山路,接一趟女儿,当天的农活也就全耽搁了。
符进海口中的“老家”,指的是地处鹦哥岭腹地的白沙南开乡高峰村。2020年年底,包括他在内的118户498人全部搬进高峰新村的一栋栋两层小洋楼,至此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管辖下的核心保护区生态搬迁工作基本完成。
“以前山上产业少,大家都是日晒三竿才起床,现在政府给每户每人分配了10亩可开割的橡胶林,并扶持发展禽畜养殖、养蜂、益智种植等产业,这日子有奔头了。”“下山”不到一年,符进海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这不,眼看村里基地的菌菇刚种没多久便已冒出菌丝,他赶紧拉上村里的技术员学习起菌菇栽培技术。
搬出大山,让村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而另一边,人类活动逐渐退场,也将为野生动植物“腾挪”出更多生存栖息的空间。
“接下来我们将以自然生态修复为主、人为修复为辅,逐步恢复区域生态涵养功能,吸引野生动物回归。”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事实上高峰村首批两个自然村于2017年完成生态搬迁后,村庄旧址的村民住房被拆除,并补种重阳木、五味子等适合本土生长的树木后,就已能经常看到野生动物的踪影。
越来越自在的,不仅是生活在鹦哥岭腹地的野生动物们。
呆萌的亚洲小爪水獭重现吊罗山,尖峰水玉杯摇曳在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两栖爬行新物种“中华睑虎”被发现,海南长臂猿种群增长至5群35只……自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便有12个植物新种、6个动物新种、5个大型真菌新种被发现,许多昔日销声匿迹的野生动物重返“家园”,极度濒危的雨林旗舰物种更实现历史性的种群增长。
对于生活在海南热带雨林里的生物来说,国家公园的建设无疑是一件幸事。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