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工委关爱团团长王爱松:一腔热血做公益 奉献余热育“新苗”
作为一名退休老干部,他一心扑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上,用心用情为海口关心下一代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他就是海口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关爱团团长王爱松。今年65岁的王爱松仍退而不休,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助力青少年关爱事业发展。日前,他荣获海南省老干部“十佳”志愿者提名奖。
退而不休 用心关爱下一代
1976年,年仅20岁的王爱松带着一身的青春朝气,从湖北老家来到海南入伍从军,并于1978年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83年,我成为农垦中学的校外辅导员,每个月都带领着学生们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坚定保家卫国的决心。”他说,青少年的求知欲是很强的,我用自己的所学和阅历带领他们学习知识、树立正确的三观,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因此,他还曾荣获“广东省优秀校外辅导员”称号。
2016年底,王爱松退休。即将开启退休生活的他在友人的建议下,毅然选择了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当中。在他看来,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而老同志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退休不退岗,对王爱松来说,退休后的生活依然忙碌。他自2017年担任关爱团团长后,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捐资助学活动中。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困难家庭学生的状况和底数,他带领关爱团成员走街串巷、上山下乡,针对家庭主要劳动力患病、残疾,以及单亲、留守等情况的困难学生家庭进行入户走访,尽心尽力地调查摸底,做到精准帮扶。
“多年来,关爱团只有七八名退休老干部成员,在无交通、餐饮补助的情况下,全靠自己出钱出力,仍能坚持做到深入四个区的乡镇工作,如果没有热心公益的一腔热血,是很难做到的。”他说,虽然大家上了年纪时有病痛,但是都少有请假,积极配合调研和上报工作,每年走访近百户困难学生家庭。据统计,近年来,市关工委共为600余名困难学子发放近200万元助学金。
精准帮扶 爱心桌椅暖童心
“我们在深入乡镇困难家庭的走访调研中发现,不少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家中连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趴在床上,或是在门槛上伏膝写作业,到了晚上更是只能在微弱的灯光下学习,让人看着很是心酸。”每当见此情景,王爱松都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为此,他利用各种机会向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反映,向社会爱心企业呼吁,促成了向困难学生家庭捐赠爱心课桌椅的活动。据统计,近几年,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市关工委已捐赠爱心课桌椅超2025套,价值50余万元。
“都已经是退休享福的年纪了,这么辛苦奔波值得吗?”每当有人问起他这个问题时,他的脑海中都会闪现这几年来的走访经历:困难学生找出家中最干净的凳子给他坐,不会普通话的老人家端来清水给他喝,双腿残疾的母亲坐在爱心桌椅前红了眼……困难群众一个个朴实又真诚的举动深深地感动着他。“百来块的桌椅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却能让困难学子在家中有一个安心学习的‘小天地’,让他们的童年没有缺憾。”他说。
回忆起几年来的退休生活,他表示,作为一名有着43年党龄的老党员志愿者,他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做到不忘初心、献出爱心、永远忠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