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12月7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加强口罩质量监管情况。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于军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药监部门牢牢守住口罩产品质量安全底线,非医用口罩质量稳步提升,2021年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发现率较2020年下降24.1个百分点。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刘敏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场监管总局立即聚焦过滤效率、防护效果等关系疫情防护安全的关键指标,组织开展口罩产品质量专项抽查,仅2020年2月份就防止36万只不合格口罩流入市场。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市场监管总局多次部署指导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质量监督专项抽查,实现生产企业“应抽尽抽”,全覆盖抽查。特别是加大了对新设、转产企业和舆情反映较多口罩生产经营企业的抽查力度。抽样后第一时间开展检验,检验完成后第一时间出具检验报告,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2020年至今,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计抽查7938批次非医用口罩产品,有效阻止不合格口罩流入市场。
国家药监局器械监管司副司长张琪介绍了医用口罩监管情况,国家药监局将医用口罩监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大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根据12315投诉举报平台反馈,2020年医用口罩产品投诉件为5060件(平均每月422件),2021年上半年为245件(平均每月41件),医用口罩质量状况持续向好。
KN95口罩是劳动防护中经常使用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被广泛用于非医用环境的病毒防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陈洪俊介绍了相关情况, KN95系列口罩强制性国家标准最新版已于2021年7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适用的自吸过滤式呼吸器产品种类,可分为随弃式面罩、可更换式半面罩和全面罩三种,新冠肺炎防护口罩属于随弃式面罩中的一类。新标准与2006版相比,显著提升了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类呼吸防护产品的标准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标准保持协调一致,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应用需要,充分体现了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安全兜底红线意识。
此外,也有网友希望知道防范新冠病毒到底选哪种口罩最合适。是否需要使用最高防护等级的口罩?市场上口罩名目繁多,有的号称包含多层熔喷布或具有“新风系统”,它们都靠谱吗?
戴口罩看“颜值”?
随着口罩成为必备用品,各种以棉布、真丝为材质的“网红”口罩在市场上流行起来。这些口罩往往图案多样,符合消费者对“颜值”的要求。
但要注意的是,口罩之所以能够对病原微生物以及空气污染物起到防护作用,不是看布料,而是取决于关键防护成分——聚丙烯熔喷布。
不论是什么材质的“网红”口罩,如果不含聚丙烯熔喷布,哪怕“颜值”再高,最多只能起到装饰或保暖的作用,不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对于口罩是否含有熔喷布,不难辨别:正规产品均应在包装上注明原材料,如果使用了熔喷布,会有明确标注。
熔喷布层数越多,防护效果越好?
在网购平台上,有不少商家在售卖“加厚口罩”“多层熔喷布口罩”(包含2层甚至3层熔喷布的口罩),号称多层熔喷布防护力更强。在生活中,也有人会一次戴两个口罩,认为多戴几层能增强防护力。
实际上,口罩越厚或熔喷布层数越多,并不意味更好的防护效果。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明确指出,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密合性。
“新概念”是否靠谱?
市场上,还出现各种特殊材质口罩或具备“特殊功能”的口罩。例如,有的口罩声称采用特别的“Arctic Tech”面料制成,防护力强;有的口罩自称为“新风口罩”“呼吸面罩”,表示它们是口罩型空气净化器,是“可移动的新风系统”……这类口罩定价不菲,高达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但这类“新概念”口罩功能,没有权威部门的论证数据,现有介绍均来自企业内部实验数据或企业送检数据。换句话说,参考价值不大。
一款售价千元的新面料口罩在产品说明中明确,该口罩不能用作医疗设备或个人防护设备。
业内人士建议,就防控新冠病毒而言,消费者选择口罩不能看价格、看介绍,而是要查看口罩材料(是否含有熔喷布),并可参考口罩生产所遵循的标准。很多口罩会在包装上标注所执行的生产标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