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网友可能会发现,连续几天本土新冠病毒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感染者多于确诊病例。尤其近三天来,无症状感染者居多。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为什么出现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张伯礼院士详解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03-29 08:11

细心的网友可能会发现,连续几天本土新冠病毒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感染者多于确诊病例。尤其近三天来,无症状感染者居多。

为什么无症状感染者持续大量出现?无症状感染者是否有传染力?无症状感染者增多,是不是更难防控了?3月28日,记者就上述问题请教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多、比例高是本轮疫情的明显特点。”张伯礼解释,这一特点不仅与病毒本身有关,也与及时筛查、尽早发现感染相关,更与疫苗接种密切相关。

无症状者居多因为这三点

首先与奥密克戎变异株自身特点有关。“新冠病毒变异株传染力增强,物极必反,其毒性也相对减弱。”张伯礼解释,病毒毒性减弱的临床表现就是临床症状会较轻一些,很多感染者感染后短时间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

来自其他国家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与德尔塔变异株的病死率分析结果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的病死率下降,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性不及其他变异株强。

“尽管如此,无症状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张伯礼提醒:一是虽然无症状,但是仍然有传染性且隐匿性更强;另外今天是无症状,明天也许就有症状了。

“尤其对重点人群来说,例如老年人、患基础疾病的人群,还有体弱、肥胖及严重吸烟者,他们存在病情出现并急转直下的风险,需要格外关注。”张伯礼说,对一般无症状者重点在隔离观察,主张使用中成药早期干预,一是控制其不出现症状,尤其是不转为普通型;二是促其核酸早日转阴。

无症状者多,也与早期筛查、早发现有关系。

“疫情出现后各地均进行了大范围筛查,由于早发现,不少患者尚在感染初期未出现感染症状。”张伯礼说。

随着我国各地早发现能力的加强,我国核酸检测的目标是达成在24小时内完成划定区域的核酸检测任务。核酸筛查的最新工作部署,使我国各地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尽早发现感染者,控制传染源。因此,与以往因发烧、干咳前往哨点医疗机构就诊被发现相比,很多感染者在发现时间上大大提前。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居民已大规模进行了疫苗接种。”张伯礼解释,人群的机体免疫力普遍增强,因此表现为无症状者居多。

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力吗?怎么防?

“在本轮疫情初期,有的无症状感染者确诊后,出现过其周边密接者均显示核酸阳性的情况。”张伯礼分析吉林疫情时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易造成病毒的隐匿传播,被发现时已致较多人感染。

无症状感染者虽然无临床症状表现,但能够通过核酸检测检测出其体内带有病毒的核酸,具有一定的病毒载量,一样具有传染力。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专家表示,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说,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使疫情的发现变得困难,而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如不及时被发现会使疫情进一步扩散,又增加了及时控制疫情的难度。

对此,张伯礼表示,必须进行快速严格的流调溯源工作,关键是快,早发现、早隔离。

“本轮奥密克戎导致的疫情已经隐匿传播了一段时间,并且存在多元传染途径,因此流调工作艰巨复杂,需更加严格仔细,不仅要关注病例的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还要考虑病例前期是否存在传播链,尽可能找到无症状感染者。”张伯礼说,用最短时间找到全部无症状感染者,彻底阻断社区传播,才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记者 张佳星)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佳星]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