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疫情期间,如何更安全地买菜做饭、外出就餐?现在知道还不晚!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04-07 13:0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

做好下面这几点,

捍卫舌尖上的安全!

采购食品

1▶到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正规市场、商超等选购冷链食品,进口冷链食品可通过扫描冷链追溯码查看产品检测检验和追溯等信息。不购买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

2▶采购食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正确戴口罩、保持手卫生等,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冷链食品。建议对预包装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清洁消毒。

3▶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查看品名、产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保质期等,不购买和食用“三无”(无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厂名、厂址)食品,不购买有异色异味或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要食用过保质期的食品。

家庭烹饪

1▶家庭烹饪时养成良好卫生操作习惯,处理食物前后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食物加工前要认真清洗,清洗时注意防止水花飞溅。烹调加工完毕后及时清洗和消毒台面、厨具。

2▶家庭制备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加工和盛放生肉、水产品和蔬菜的器具要与熟食分开,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特别是处理畜禽肉类和水产品类食品时更要注意,在冰箱储存时也要分隔存放。

3▶家庭烹饪菜肴要烧熟煮透。做好的食品尽快食用,常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者冷冻存放。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少吃或不吃生食水产品。

4▶糕点、凉拌菜、熟食卤味等冷食类食品容易因原料污染、交叉污染、未烧熟煮透、储存不当等原因受到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预防由这些致病性微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在做到上述注意事项的同时,还要注意制作冷食应少量多次,尽快食用,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5▶注意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家庭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

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售、不食用酸汤子、吊浆粑、湿米粉等发酵面米食品。

外出就餐

1▶疫情期间,提倡非必要不外出就餐。必须外出就餐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少聚集,少扎堆,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不举办或参加人员较多的聚餐聚会。

2▶就餐前要做好预约,错峰用餐避免拥挤。如果餐厅过于拥挤,可选择打包外带的方式。进入餐厅前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测量并核验健康码,正常方可进入,如出现可疑症状不能进入餐厅并应及时就医。避开通风不良座位,如无窗户的包间。

3▶做好手卫生,在就餐前、如厕后洗手。用餐过程中,摘下口罩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口罩内侧的清洁,避免污染。点餐时,优先选择无接触电子菜单和扫码点菜。按照荤素搭配、主副兼有的原则合理有度地点餐,避免浪费,合理膳食,不食用野生动物。

4▶不混用餐具,夹菜用公筷,尽量分餐食。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5▶减少在餐厅的就餐时间,用餐完毕后要尽快离开餐厅,减少逗留时间。就餐结束后,建议选择扫码付款等无接触付费方式。

[来源:健康中国] [作者:] [编辑:施路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