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社村(福兴楼)
美社村。(秀英区供图)
秀英区石山镇美社村建村始于宋朝,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原名“福兴村”,为响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美好新农村”而改名“美社村”。美社村地处雷琼世界地质公园规划区内,生态良好,景色优美,民风淳朴,是颇具特色的火山村寨,同时村史悠久,底蕴深厚,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清末民初,海南著名学者、教育家和出版家王国宪、曾对颜先后对该村题赠“礼让休风”“光分鳌极”石匾,赞颂该村守礼谦让,村风文明。
福兴楼。(秀英区供图)
走进美社村,红色历史记忆依然鲜活:见证一代琼崖人抗击日寇的百年碉楼“福兴楼”,弹痕斑斑,如同一座精神堡垒,传承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供村民们冬日里围炉取暖的“暖心庐舍”,始建于清朝末年,讲述着这个村庄邻里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村中心的水塔下有一块大石头,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表达了村民们对共产党带领村民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的衷心感谢。
村内的火山岩石屋特色鲜明,是村民们就地取材巧妙干垒而成,极具地方特色。火山石矮墙围成的石山小院内,屋前屋后种满花梨树、木瓜树和菠萝蜜,一派热带田园人家的幸福与安逸。
地点: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美社村
联系人及预约电话:唐女士(预约电话:15101019391)
施茶火山石斛园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火山石斛园。(秀英区供图)
2015年建成的“施茶火山石斛园”,拥有200亩GAP仿野生种植的火山金钗石斛,是石山第一个采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用于生产管理的示范基地,园内火山石道路两边遍植红色三角梅,还有多种热带花卉,全年“花石相映,花树并茂”,打造了最独特的热带生态农业景观。
施茶人家村志馆。(秀英区供图)
石斛园内建有“施茶人家村志馆”,展示了火山人家生活劳作所使用的老物件,包括压咸菜的火山石盖、刨木薯用的陶瓷刨子、蓄水用的水缸等等,通过老物件的展示,讲述了施茶村的历史、文化以及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人才发展、绿色发展历程。
地点: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火山石斛园
联系人及预约电话:吴清伟(预约电话:18976028264)
美富村(家训家风馆)
美富村。(秀英区供图)
美富村是石山镇施茶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村域面积181亩,距火山口公园仅有两公里,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村中现有农户103户,总人口452人,村民们把祖辈相传的家训挂上家门,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2017年11月,美富村获评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
家风家训馆。(秀英区供图)
美富村中心广场上竖立着一座别具一格的水塔:塔顶上立着火山文化标志,塔身上写满了宋代朱熹的《朱子家训》,这312个字,是治家为人思想的浓缩,一眼望去,这座水塔宛如美富村的精神堡垒。
中国村庄家训家风施茶馆位于海口秀英区石山镇美富村。馆内展陈以“古训留香,涵养家风”为主题,内容共分家训板块和家风板块,家训板块有中华百家姓篇、中国家训起源篇、中国历史名人家训篇、中国当代名人家训篇;家风板块有中国名人家风篇、中国名人家传篇、全国家训家风模范村篇、施茶村家风纪实篇,共收录家风家训106条,整个展馆古色古香,古今照应。
中国村庄家训家风施茶馆的建设,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施茶村注重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精心挖掘自身特有的家风文化,建起了中国村庄家训家风施茶馆,这将使更多的群众从优秀家训文化及身边优秀家庭吸取榜样力量,培育传承优良家风,助力乡村经济建设,推动和施茶村的各项事业发展。
地点: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美富村家风家训馆
联系人及预约电话:王吕洲(预约电话18189851742)
李向群烈士纪念广场
李向群纪念广场。(秀英区供图)
李向群,1978年8月22日出生,这位军龄20个月、党龄8天的解放军战士,在抗洪一线奋斗14天,因极度虚弱疲劳连续4次晕倒在大堤上后,永远闭上了眼睛。转眼间,这位新时期英雄战士逝去已有二十余载,但他似乎又从未真正离开过我们。
李向群烈士纪念广场位于秀英区东山镇,广场正中央,一座肩扛沙袋抗洪的雕像威严屹立,正面为江泽民的题词:“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李向群式的英雄战士”。
广场左侧是李向群事迹陈列室,室内陈列分‘海南热土,欢乐少年”、“英雄营垒,百炼成钢”、“烈士英魂,浩气长存”三个部分,通过大量珍贵照片、资料以及李向群生前用过的实物,生动地展现了李向群在短短20年的生命中从优秀少年——特区青年——模范士兵——共产党员——抗洪英雄的一次次人生跨越,引来一批又一批干部群众、部队军官和青少年前来瞻仰。
地点: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向群小学西侧
联系人及预约电话:王万胜(预约电话:18789897757)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