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确诊病例”发信息称急需住院费?有“老师”在家长群里收线上学习资料费?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确诊病例”发信息称急需住院费?警惕诈骗新套路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08-09 09:22

原标题:防范诈骗新套路

有“确诊病例”发信息称急需住院费?有“老师”在家长群里收线上学习资料费?有“爱心人士”组织给疫情防控捐款?有“内部人士”说能买到“新冠特效药”?有“政府工作人员”称给发放隔离补贴?看到了,先别忙着相信,这可能是最新的诈骗套路。疫情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众防疫心理,将旧有骗术用疫情剧本包装,炮制新骗局,需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并加大针对性打击力度。

疫情下小心这些坑

今年3月初,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个封控小区的业主群里,一个陌生人通过扫码入了微信群,他的微信昵称和头像均显示为附近商铺的采购人员。他热情地将物资售卖信息和收款二维码发到群里,小区居民以为他是采购员,纷纷将购买物资的钱款转给他。

然而这位“热心人”收款后却火速退群,居民怎么都联系不上,近百人上当受骗。半个月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侦大队民警远赴湖南省,抓捕犯罪嫌疑人李某,破获这起涉嫌诈骗案。

疫情期间,一些新型诈骗套路浮出水面,有人假冒防疫工作者套取信息进行诈骗,有人发布虚假防疫信息并关联钓鱼链接……层出不穷的骗术让人防不胜防。

“我们是疫情防控人员,发现您可能是密接者,需要单独做核酸检测,在此之前要进行信息确认。”安坐家中的天津市民李先生,突然接到来自“疫情防控中心”的电话,要求他填报个人信息、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否则就要被先行隔离。“疫情防控人员”的语气不容置喙,李先生来不及思考便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开始操作,直至对方向他索要验证码时,他才猛然醒悟,拨打报警电话核实真伪。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防疫人员套取个人信息,平日里值得信任的“大白”、医务人员、疾控人员,乃至公安民警都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伪装的对象。在学生居家上网课期间,还有不法分子披上老师的外衣,混入家长群,骗取资料费、补习费、培训费等。

疫情期间各类虚假涉疫信息充斥网络,诸如推销“新冠肺炎特效药”、交费即可取得核酸阴性报告、有内部渠道申领政府对小微企业的补贴、高薪招聘疫情防控监测员等。有些骗局引导受害者填写个人信息,造成信息泄露,有些则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号、密码,还有些引诱受害者点击虚假链接,盗取个人财产。

当心防疫心理被利用

疫情期间,公众有购买物资、找工作、献爱心等强烈需求,慌忙中容易降低防备心理,同时,公众遵循防疫规定、支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易失防范之心。不法分子就利用公众这种心理趁机作乱。此外,许多活动从线下转为线上,也让不少交流难辨真假,不法分子在线上披上“马甲”,更容易实施诈骗。

福建厦门市民康女士曾接到一通自称是“民警”打来的电话,说她名下的一张银行卡涉嫌在北京非法买卖防疫物资,因疫情影响,康女士只需加QQ做录音笔录即可。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康女士在看到“民警”发来的警官证和 “拘捕令”后慌了神,积极配合“警方”进行“资金清查”,最终损失了近5万元。

疫情当前,人们难免紧张、多虑,防疫心切容易被不法分子牵着鼻子走。如果家人突然发来信息,说“确诊新冠肺炎”,再加上家人恰好居住在中高风险地区,情急之下就有可能信以为真。不法分子尤其会针对父母与子女长期分居两地的家庭实施诈骗,利用老人爱子心切、防范性差,骗取老人支付医疗费。

还有些不法分子将真实疫情防控信息添油加醋、改头换面,令人难辨真伪。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的田女士曾接到一通电话,说她网购的商品因为疫情原因邮不过去,要给她退款。考虑到当时有新闻报道说一些物流园区受疫情影响暂缓发货,田女士便信以为真,直到对方向她索要银行卡号,她才意识到这可能是电信诈骗。还有不法分子以“航班/列车因疫情原因取消,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为借口,或以受疫情影响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还等为理由,诱骗受害人提供银行卡信息,趁机盗取钱财。

科学防范识破伪装

针对此类骗局,公安部门一方面加大了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

通辽市公安局扫黑支队(反诈中心)梳理疫情期间的诈骗手段,提醒公众要警惕“疫情排查”“密接信息”“快速核酸检测结果”“领取居家隔离补贴”“快递涉疫”等骗局。这些骗局是在之前常见的购物类诈骗、仿冒身份诈骗、日常生活消费诈骗等基础上,用疫情剧本包装,衍生出来的新型电信诈骗。

通辽市公安局扫黑支队(反诈中心)办公室主任张继超说,公安机关不会与涉案人员有金钱往来,政府部门不会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形式与个人联系并要求提供详细信息,来源不明的网站、链接、二维码更是不能点击。他提示,各种骗局的伪装之下,不法分子的目标都瞄准群众的钱袋子,凡是发现与“钱”挂钩,都要心存戒备,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确认。

反诈民警们表示,有时防控核查任务紧急,流调人员可能会用个人手机给群众打电话,也有些防疫人员是从其他部门抽调来的,流调时问话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不论什么情况下,防疫人员都不会收集银行卡号、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赤峰市反诈中心副主任贾旭东表示,疫情期间由于社区管控,大家在家的时间更多了,网上行为更加频繁,要谨慎网上交友、购物、投资理财,不要轻信网络上陌生人的“内部消息”“特殊渠道”。“办理退货、投资、贷款等业务,要认准正规平台、通过正规渠道,发觉可能被骗要立刻报警。”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作者:魏婧宇 郑钰] [编辑:施路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