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师生在为进入新学期忙碌,骗子也“开工”了,浙江台州、嘉兴、宁波、义乌多地警方近日发布紧急预警,提醒家长提防骗子混进班级群,冒充老师以收取资料费、报名费等名义行骗。
骗子混入班级群不算“新闻”了。此前,多地已经曝出类似案例,骗子不是冒充老师就是冒充班主任,不是骗取学杂费就是骗取资料费等。尤其在开学季,处于集中缴费期,由于一些家长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尚未熟悉,骗子更容易得逞。
那么骗子是如何混入某些班级群的?据警方介绍,部分班级群管理不善,给了骗子混入的机会;部分学生痴迷于游戏,被骗子利用了;一些班级群成员账号被盗后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及时提醒群成员,导致骗子乘虚而入。进群后骗子还会拉上同伙协同作案,比如克隆班主任头像和昵称以骗取信任;再如,冒充家长已缴费以引诱其他家长缴费。
报道显示,已经有部分家长“中招”,向群里的骗子转账598元“资料费”等。显而易见,骗子一旦诈骗得逞,或者被老师、家长发现,就会溜之大吉。即便家长报警,也未必能抓住骗子、挽回损失。那么,如何严防骗子混入班级群呢?
首先,“群主”要对入群成员严格把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早就明确“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不管班级群群主是班主任还是其他人,都应该履行“群主”责任,比如设置“加群验证”,防止骗子随意进群。
其次,学校也要对班级群加强管理。既不允许在班级群收费、转账,也要规范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在群里的言行,以确保班级群“干干净净”。如此,骗子即使已经混进班级群,不但企图无法得逞,还可能很快露出马脚。
其三,群里家长要谨慎转账。虽然孩子的老师、班主任值得信任,但也不排除骗子冒充“班主任”,所以,对于班主任发布的收费信息,家长们应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核实,确认无误之后才能转账,否则就有可能被骗。
另外,针对骗子进群“收费”等现象,社交工具运营商应不断完善技术设防手段。一旦监测发现某些账号是骗子,既要封号也要报警处理,以斩断这类骗子诈骗之路。而警方除了提醒,也要探索相应打击手段。通过以上措施重重设防,争取不让开学季变成“诈骗季”。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