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0月11日消息(记者卢海浪 特约记者陈创淼 通讯员符志敏 摄影报道)“大爷,您这些纸箱接近128斤,回收金共83元,您数数……”10月11日上午9时许,家住长秀社区的居民冯大爷拿着两叠纸箱,来到秀英区天伦誉海湾(东门) “两网融合”回收屋,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熟练地将纸箱放上电子秤,回收金额立即到手。“这个小屋不错,在家门口就能将垃圾分类回收,还能换点零钱,很方便!”冯大爷说。
居民将纸箱运来“两网融合”回收屋。(秀英区供图)
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热情高。卢海浪 摄
据悉,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与参与率,秀英区加快健全“两网融合”体系,将可再生物资回收网络与城市环卫垃圾分类相结合,建设“两网融合”回收示范点,把垃圾分类后产生的可回收物资进行回收、资源化利用,有效衔接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安全处置等各环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实现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的减量化和再生资源回收的增量化。
现场工作人员分类忙。卢海浪 摄
记者注意到,该“两网融合”回收屋顶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别看只有小小的10平方米,LED显示屏、监控及各类垃圾分类标识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干净整洁,不时有居民拎着纸板箱、塑料瓶投放到回收亭内,将垃圾变废为宝,让再生资源实现更大价值。
居民陆续送来纸箱。卢海浪 摄
分类做得好,垃圾变资源。现场工作人员杨超智告诉记者,该“两网融合”回收屋服务范围覆盖了周边多个小区,主要回收金属、塑料、纸类等物品,每天傍晚由回收专用车进行统一回收。“别看我们站点不大,每天下午都会迎来高峰期,光纸箱一天能收个五六百斤,多的时候能有一千多斤,周边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很高。”杨超智说。
垃圾分类回收屋。(秀英区供图)
“我们自去年10月份开始启用‘两网融合’可回收物回收站,建立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一年来成效显著。”海南绿保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杰介绍,所回收的可再生物资由站点工作人员进行分门别类,统一过磅,通过手持终端将数据上传至信息管理平台后进行装车,运送前往秀英区再生物资分类集散分拣中心进行最终处置,实现对废弃旧回收物的最终处理。
据介绍,目前秀英区已率先启动建设10个“两网融合”回收点,试推行“互联网+回收”,形成垃圾分类可回收物、特别是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网络,并创建再生物资信息管理平台。“目前可回收物回收率从此前的10%—20%,上升至50%左右,相信随着网点的逐步开展,回收率将持续上升。”张建杰说,希望通过“互联网+回收”体系建设,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有效衔接,用绿色环保方式打通生活垃圾分类“最后一米”,促进“无废城市”建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