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十年见证——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热词看“海南实践”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10-18 08: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在海南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中得到了充分印证。新时代十年是海南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

海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经济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效,生态环境质量全国一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果丰硕,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民主法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风险防控务实有效,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用奋斗实干践行使命担当,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些热词令海南人民深有感触。大家深切地感受到,新时代十年的“海南实践”正是这些热词的有力注脚。

海南自由贸易港

报告摘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海南实践:

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改革开放基因就在海南血脉中奔涌。回顾海南这十年,最大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最大的亮点是自由贸易港建设。

十年来,海南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努力打造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先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施行,为海南“量身定制”了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及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和“境内关外”的特殊制度安排,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十年来,特别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启航以来,海南各方面工作发生积极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2018年以来,180多项自由贸易港政策文件落地生效,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全面铺开,压力测试相关工作有序进行。

十年来,海南市场活力显著增强,各类注册市场主体从2013年的不到31万户,增长到目前超过198万户;实际使用外资稳步增长,最近5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91.6亿美元,接近海南建省前30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量。

点评: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奋力实现自贸港建设“进展明显,整体推进蹄疾步稳、有力有序”,推动一批具有极高含金量的政策在一些领域和行业落地。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海南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高质量发展

报告摘要: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海南实践:

海南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引擎”,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十年来,海南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近年已累计推出14批128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十年来,海南“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效,全省年均停电时间缩短到9.9小时,“丰”字型+环岛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全面投产,天然气环岛主干网投入使用,迈湾、天角潭水利枢纽和琼西北供水工程等开工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十年来,海南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过去五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除“房地产依赖症”,非房地产投资占比五年提高12个百分点,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八成。

十年来,海南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推动并实现儋州洋浦一体化,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发展格局实现了由海口三亚两极突进向“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协同的深刻变革。

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过去五年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4.98倍、营收增长1.79倍。海南正打造“陆海空”三大科技创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新动能。

点评: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以一系列“实招”“硬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报告摘要: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海南实践:

海南建设生态文明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坚持生态立省,建设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自由贸易港。

十年来,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可圈可点——PM2.5浓度,从25微克/立方米左右下降到13微克/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75%提高到99.6%;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从43.5%提高到7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入选首批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至5群36只;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和海岸带整治,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范围内生活垃圾“零填埋”……

系列成果的取得,在于海南推出“硬核”举措推动绿色发展:近年来,海南取消对全省2/3市县的GDP考核,率先划定省域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探索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整治突出问题,严格落实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专章,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中;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持续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禁塑”、装配式建筑应用和推广、“六水共治”等标志性项目落地。

如今,我省正着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破题,确定13个先行先试试点,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海南路径。

点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了一座巨大的“绿色银行”。海南致力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子孙后代的“金饭碗”。

社会主义文化

报告摘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海南实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百姓的精神家园。海南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文化事业改革创新,让文化如春风化雨润泽人民群众。

十年来,海南坚持守正创新,发挥文艺引领作用,深入挖掘整理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进一步扩大琼剧等海南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一批文艺精品、文化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全省文艺工作者紧扣时代主题,创作了《红旗不倒》《黎族家园》《锦绣家园》等系列文艺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十年来,海南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群众生活。积极开展海南省“春风村雨”文化下乡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基层文化供给、提升公共服务效能,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十年来,海南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以更鲜活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目前,全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2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49人,全省建立非遗传习所132个。

文化惠民,以文聚力。文化自信的气息氤氲在琼州大地的每个角落,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点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为人民服务、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为新时代的文化事业工作指明了前行方向。海南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脱贫攻坚

报告摘要: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海南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牢记嘱托使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扎实推动共享共建、共同富裕。

海南把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派出2700多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各地,实现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4.97万农村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十年来,海南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再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通过脱贫攻坚、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抬高农村发展底盘,补齐发展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成为拉动全省居民收入增长的亮点。2011年至2021年,海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392元增加到30457元,年均增速达9.4%,快于同期全国居民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

2021年5月27日,海南省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踏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一年多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力引擎,一支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在实践中迅速成长,各市县涌现出一大批乡村致富带头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点评:

海南自由贸易港约80%的土地在农村,60%的户籍人口是农民,20%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自农业。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共同富裕,就不会有成功的自由贸易港。海南将继续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谋划推进,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海南样板”,让自由贸易港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底线思维

报告摘要: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海南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8年4月13日以来,海南把风险防控作为事关自由贸易港建设成败得失的最关键变量,作为我们这一代自由贸易港建设者的最重要任务,牢牢把握“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原则,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落细落实风险防控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省委多次部署风险防控工作,要求克服急于求成心态和投机侥幸心理,高度重视政策实施早期风险防范。省第八次党代会将“建设安全有序、风险可控的自由贸易港”列入今后五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八个重点任务之一。

十年来,海南不断完善“省级统筹、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类施策”的责任链条,动态评估各领域各项风险点;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能,以合理的监管成本实现不发生重大风险的目标。

风险防控不是纸上谈兵、沙盘推演——法治支撑,202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正式发布实施,在反走私、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作出规定;成建立制,走私、金融、投资、数据流动、服务贸易等15个风险防控专项工作组迅速成立;蹄疾步稳,自由贸易港建设重大风险防控三年行动方案落地实施,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和体系基本成型……

紧紧扭住最关键变量,海南自贸港必将在战胜风险挑战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

点评:

对于海南而言,今后五年横跨封关前后,是自由贸易港建设关键期,也是风险高发期和压力测试期。海南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也要主动防范“灰犀牛”,紧紧扭住“最关键变量”,担起“最重要任务”,不断梳理明晰风险隐患基础台账、形成齐抓共管风险防控格局,才能坚决推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不可逆转的发展轨道。

关键核心技术

报告摘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海南实践:

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自贸港建设的核心位置,以超常规的手段打响科技创新翻身仗,加快建设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城、航天科技城,打造“陆海空”三大科技创新高地。

十年来,南繁种业方面,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实现揭牌运行,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正式成立和运行……

十年来,深海科技方面,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等一批重大深海科研成果在三亚先后落地,我国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居世界首位……

十年来,航天产业方面,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成为我国发射场主战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在加快建设……

十年来,海南技术型企业日益增多。尤其是近5年来,数据更加亮眼:海南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过去5年年均增长超过40%,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营业收入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35%。

我省印发《海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18项重点任务和38项具体指标。加快推进海口市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三亚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南北两极”引领带动全省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点评:

海南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强省战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让科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重视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融通创新。推进系列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重视培育本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人民生活

报告摘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七十八点二岁。

海南实践: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海南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年来,尤其是2018年4月13日以来,海南坚持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把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全省被征地农民、脱贫人员、城镇职工等被纳入了社会保险制度体系。

海南尽锐出战,通过撬动金融杠杆、发展特色产业等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迈入了全面小康。

海南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持续推进基层教育医疗人才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改革,2020年将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让老百姓“家门口上好学”和“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的梦想照进现实。

海南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房住不炒”,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把就业放在民生工作首位,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大局。

海南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动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整体进入实战化运行,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打击涉黑涉恶犯罪团伙。

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海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丰盈、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点评: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未来,海南将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新征程上再创新辉煌。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陈蔚林 易宗平 袁宇 刘晓惠] [编辑:罗薇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