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少数能在极地独立开展考察并建立科考站的国家,中国自1984年首次踏足南极起,用三十多年时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极地立体监测体系,科学探测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
赵炎平坦言,驾船前往极地科考与普通旅行不同,其间危险重重。“以前我们最怕的是穿越魔鬼西风带”,第一次去南极时,赵炎平回忆称,他所乘坐的船在西风带遇上狂风巨浪,科考船剧烈摇晃了八天八夜。
现在,随着气象预报手段增多、精度提高,船舶规避气旋的方案越来越成熟,科考船遭遇可怕大风浪的概率已经小了。不过,新的危险也会出现。比如:现在极地科考会前往过去鲜少踏足的南极罗斯海、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等相关海域。这些海域冰山林立,给航海带来巨大挑战,特别是遇到风雪雾等天气,能见度不高时,可能会遇上危险。
赵炎平也经历过惊魂一刻。有一次在南极中山站外围浮冰区航行,当时作为二副的赵炎平正在驾驶台值班。“我看到船头方向有一点白色,跟旁边的白色有些不同,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但第一反应是赶紧采取措施,所以我立即打了个左满舵,之后就看见一座非常高的冰山贴着船的右边过去了”。
极地工作危险重重,而且去一趟南极就是大半年,与家人朋友聚少离多。尽管如此赵炎平还是对极地事业充满热爱。“不仅仅是因为我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风景,更因为极地科考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比如,研究跟踪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不是一两年就能出成果的,有的甚至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数据和资料积累,但这件事需要有人来做,它对子孙后代很重要。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