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连日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海口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继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各项工作,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让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农民富裕富足。
促进农民增收
共享自贸港建设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
近年来,海口聚焦打造“自贸港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目标,做强做优海口农业特色品牌,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提高农业质效和竞争力,让广大农民共享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们方向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干劲更充足。”海口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梁崇忠介绍,近年来,海口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乡村产业发展和建设行动为抓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乡村振兴要立足我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农技部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海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陈胜说,下一步,他们将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让农技人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陈胜看来,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利用信息平台推广服务上,他们搭建了“海南农技通”微信公众平台,让农技员、农民通过信息平台学习农业知识、咨询有关问题、发布农业信息等。“我们与省农科院、农业协会建立合作联盟,展示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陈胜说道。
延伸农业产业链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过去五年,我市夯实筑牢“三农”基础,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异答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给人以前进的力量、信心和勇气。”海口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克民说,近年来,海口聚焦补短板,强基础,做大我市农业种养规模,积累产业基础,积极申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同时有力策划建设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布局调整,积极培育精深加工企业,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多举措引导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延伸农业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业产业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20日下午,大坡胡椒风情文化馆的展柜上,胡椒粉、胡椒饼干等农产品整齐摆放,馆内墙上则是大坡胡椒的发展历程介绍。
“近年来,大坡镇通过体系化建设塑造大坡胡椒品牌,推进大坡胡椒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大坡胡椒年产值达2.08 亿元。”琼山区大坡镇党委书记林欢表示,下一步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以“胡椒产业领跑者”为目标,以琼山区省级胡椒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创建为契机,力争将大坡胡椒产业打造成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又一张“王牌”。
整治人居环境
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21日上午,沿着江东大道走进仲恺村,村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
如今,在仲恺村,随着人居环境的有效提升,乡村产业逐渐提质升级,为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们对乡村的未来充满期待。”仲恺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健说,接下来将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结合村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江东田园项目建设,双轮驱动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龙华区新坡镇仁里村委会仁台村大力推进农旅融合,打造红色旅游线路。仁里村党支部书记李武表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打造羊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的基础上,仁台村将充分整合资源,着力发展红色旅游等产业,并辐射带动兰花、沉香、石斛等周边产业项目和产业园区,点亮乡村振兴新引擎。
随着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深入开展,秀英区石山镇建新村委会昌道村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乡村振兴描绘了新蓝图,我们将带领村民接续奋斗,汇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建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光浩满怀信心地说道。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