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交通领域成为重要突破口。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当前我国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氢能产业链逐步完善。一系列利好之下,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交付、投运迎来密集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氢能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须从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发力。
燃料电池汽车密集投运
每天,上海石油青卫油氢合建站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绿牌车”,这便是近日投入运营的全国首批燃料电池网约车。这批车目前仅80辆,以虹桥机场为中心运行,年末有望增至200辆。
这是我国氢能应用加快落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8月,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上海和广东报送的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2021年12月,河南和河北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相继获批,全国形成了“3+2”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格局。
作为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牵头城市,北京市打造的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起步区于今年3月建成投运。目前,南区一期项目也已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内建成,扩充园区测试、厂房、办公空间。示范区二期、三期正在同步规划设计中,为后续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
“我们从专项政策、产业联盟、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标准制定等各方面,为氢能产业打造一个完善的生态链。” 北京大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任娟娟介绍说,目前京津冀城市群整体推广的燃料电池汽车超1000辆,大兴区已经推广近600辆,涵盖旅游大巴、清扫车、重卡等多种应用场景。
根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发布的《燃料电池汽车数据库》,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即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启动的第一年,五大示范群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上牌销量为2590辆。
川财证券报告指出,在各地政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交付、投运迎来密集期,2022年第三季度共计1346辆燃料电池汽车交付使用,其中五大示范城市群共投放超1000辆。整车作为现阶段氢能应用中较为成熟的领域,其产业效应正逐步显现。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来看,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也延续高增长态势。2022年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3辆和202辆,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6.8%。1至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3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