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加快突破
除了政策支持,核心技术加快突破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加快示范运营的重要支撑之一。
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侧,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年产3000台氢能发动机的生产线上,几位工人正在进行精密零件的组装,通过手中的智能电动拧紧枪,实时监测扭矩和角度,避免返工情况发生。而旁边的通道上,地面标着无数个小二维码,机器人来回穿梭,它们通过激光、视觉等导航定位等技术,可以准确地把零件“送货上门”。
“我们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燃料电池系统为核心的综合一体化氢能产业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生产的氢能发动机产品功率覆盖30千瓦到240千瓦。”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鲍建鹏介绍说。
园区内的另一家国内氢能发动机研发制造企业——北京稳力科技有限公司也通过自主研发,打造了一系列燃料电池产品及其核心零部件,不仅应用于商用车和工程机械车辆领域,还拓展至移动电源、分布式发电站等非车用领域。
“我们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规划产能是年产2000套,而空气压缩机目前能达到2万台套的生产量。”北京稳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左琳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目前有139家企业注册落地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初步形成了完善的氢能产业体系。“氢燃料电池八大核心零部件技术基本实现了国产自主化,还在不断迭代升级。”任娟娟透露。
包括左琳琳在内的企业人士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早些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部件、关键材料多是从国外进口。现在,除了功率半导体等一些产品,公司采购的零部件基本都已实现了国产化,供货速度进一步加快,关键原材料成本也持续下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