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减量化”
向“资源化”升级
在儋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经过发酵、干燥预处理、锅炉焚烧发电等多个环节,热能转化为电能输送至千家万户;在海口市美兰区东风桥厨余垃圾处理站,回收的厨余垃圾被投入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分解排出可做有机肥料的土渣、油脂。
近年来,为缓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促进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立,我省要求各市县逐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加大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关停所有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模式从无害化填埋转为焚烧发电为主。
过去,我省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卫生填埋+焚烧处理”的模式,其中以填埋处理为主、焚烧为辅。截至2019年底,全省正常运营的垃圾焚烧项目仅4个,总设计处理能力为4375吨/日,而同期全省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天超过1万吨,全省1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大部分已经超负荷或超库容运作。
垃圾填埋场饱和,焚烧发电能力跟不上。“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等现象频出,提升全省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需求迫在眉睫。2018年初,我省统筹布局新建5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同时推进既有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提标改造和淘汰升级,彻底转变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模式。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并运营8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11575吨/日,有效满足了全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处理需求,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愿景目标。
与此同时,省住建厅对全省120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开展调研,指导市县按照“一处一策”规范完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各市县通过筛分减量、异地处理、增加环保措施等多种形式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让垃圾堆放点“变身”生态绿地、生态公园。
除了生活垃圾以外,近年来,我省还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建筑垃圾污染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已清理整治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点1307处、总量约19万吨。昌江黎族自治县、澄迈县各建成1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当前全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已提升至275万吨/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