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往直前 精神炳耀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消防大队,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消防员。”这是草原上各族群众对消防员最朴实的赞誉,也是一代代“马背消防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忠诚守望。
2017年2月8日,零下49摄氏度的气温创下了西乌珠穆沁旗气象记录的历史极值,一支9车12人的越野车队被困在距城区110公里的公路上,暴雪低温下缺水缺食的被困人员面临着生命危险。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漫天飞雪能见度极低,当消防车驶入草原深处,积雪之重令人目瞪口呆。原本就仅有两车道的道路已经被齐膝的积雪压成了一条银丝带,只有靠垫起的路基才能分辨。面对厚厚的积雪,消防员跳下消防车一步一锹,在极寒中行进几个小时,打通百里之外被困人员的生命通道。到达事故现场后他们迅速投入救援,器械没电了就用锹挖、锹挖断了就用手刨,最终成功救助12名群众脱困。归队后,大家才发现每个人的手脚都被磨掉一层皮,血肉与手套和鞋袜粘连,出现不同程度的冻伤。对于西乌旗的消防员来说,反复冻伤、脱皮、结痂已是家常便饭,但在他们眼中,身上的疤痕是自己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 “勋章”。
距风雪救援不过16天,大队又一次迎来事关全旗3万多居民供暖安全的救援考验。2017年2月24日,西乌珠穆沁旗金山发电有限公司厂区输煤栈桥上的传送带因过热引发火灾,若火情沿传送带扩散,不仅会把煤仓内的4000吨燃煤引燃,引发严重的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全旗3万多居民的供暖更将彻底停摆,后果不堪设想!接到报警后,大队消防员穿着30多斤的防护装备,在严冬中逆火前行,登上20米高的输煤栈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顶着高温炙烤,一步步摸索着走向火场核心区。身后是风雪严寒中的群众,面前是熊熊燃烧的烈焰,消防员在狭窄的栈桥里连续奋战4个小时,最终成功将火灾扑灭,解除了全旗3万多人的取暖危机。等到归队卸下装备时,消防员贴身的衣物已全被汗水浸湿,淋湿的战斗服外层早已冻成坚硬的“水晶铠甲”。
建队34年来,大队成功处置各类灭火救援任务1800余次,完成各类执勤保卫800余次,成功救助国内外遇险群众3000余人,在冰与火、生与死的历练中,一代代消防员锤炼出符合草原实际的救援技能。大队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2名消防员荣立个人二等功,38名消防员荣立个人三等功,涌现出斯琴巴特尔、孙大千等一大批业务过硬的灭火救援精英。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