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职守 情牵万里
2020年11月9日,年近八旬的哈斯其其格被应急管理部表彰为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30多年来,哈斯其其格老人被消防员们亲切地称为最美的“草原额吉”,在一代代消防员的感召下,哈斯其其格长期投身北疆民族地区消防工作,成为西乌珠穆沁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谈及和消防大队的缘分,哈斯其其格老人热泪盈眶:“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消防队的小伙子不仅时常像亲人一样帮助我们,还是我家的救命恩人!”一年冬天,正在单位上班的的哈斯其其格接到医院的电话,原来,因为平房里通风不好,哈斯其其格的父亲煤气中毒晕了过去,被来帮忙清烟囱的消防员发现,他们第一时间背起老人奔向医院,因为抢救及时,老人成功脱险。寒风凛冽中的温情使哈斯其其格深受感动,一段守望相助的故事就此展开。
每逢入冬,牧民家家户户都会堆起草垛,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草原火灾。地广人稀的环境加上语言不通,制约着消防工作的开展,哈斯其其格知道后主动请缨:“只要我在,你就带上我和你们一起去。” 就这样,哈斯其其格成为了西乌旗第一位“消防志愿者”,沟通、翻译、宣传,一干就是几十年。哈斯其其格说,每次进牧区宣传都是一场硬仗,大家背上消防宣传资料、慰问品,骑马深入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外的草原腹地,走一趟往往都是十几天。
“除了教牧民防火、灭火知识,我们还教牧民学汉语。遇到家庭困难的牧民缺厚衣物厚被子,我们就把自己的毛毡留给他们。‘消防队’‘119’就这么一步一脚印,一字一句地印在了牧民心里。”哈斯其其格的帮助让大队在草原牧区开展工作顺利了许多,为了让消防员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哈斯其其格每晚到大队讲民族风俗,教消防员唱蒙语歌学习蒙语。
正是一代代消防员的坚持不懈,使消防工作在乌珠穆沁草原走出了双向奔赴的群众路线。现在,越来越多的各民族群众加入“北疆蓝焰-蒙古马”消防志愿宣传队,大队还与“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共同组建“消防乌兰牧骑”宣传小分队,各个宣传队伍游走于草原腹地,确保消防工作不落一村,不落一房。此外,“一唱三学”( 唱民族歌曲,学民族舞蹈,学民族风俗,学民族语言)活动也成为了大队的传统,现在来到大队,消防员们会骄傲地告诉你:“我们来自全国各地,但我们都听得懂蒙语。”
30多年来,大队共开展特色消防宣传活动13000多次,2017—2021年,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火灾事故的发生率下降逾50%,连续16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2020年,西乌珠穆沁消防救援大队高日罕街消防站荣获第五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哈斯其其格老人感慨地说:“现在大家消防安全意识都高了,条件也好了,几代消防人不仅实现了‘防患于未燃’的心愿,还让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结下了代代传承的深情厚谊。”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