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暨首届纪录影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论坛举行
以影像传递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
12月18日下午,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暨首届纪录影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论坛在三亚举行。国内外纪录片大师、导演和制作人立足国际视野,分别就“生态美学视域下自然类纪录片中的人文表达与技术革新”等话题展开对话,多角度探讨纪录影像的发展与意义,探索纪录影像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为“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这张展示中国风范靓丽电影名片锦上添花。
回归本真
做时代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在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纪录片制作人张同道看来,纪录片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阐释上经历了从“征服自然”到“消费自然”再到“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漫长转变。纪录片不仅是对世界的观察,更是人们认知世界、传播文明的媒介,自然纪录片则担负着更重要的生态责任。
近年来,生态问题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一大话题,“人与自然”的主题越来越多渗透到艺术创作中,不少优秀的自然生态类纪录片频频出圈。“正如《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众神之地》《家园·生态多样性的中国》《蔚蓝之境》《与象同行》等多部优秀纪录影像,以其独特的主旨题材建构和生态美学风格,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夏斐说。
当镜头对准自然万物,不仅考验创作者对叙事手法的灵活运用,更为重要的是创作者要学会如何与它们相处。
仅有4集、每集50余分钟片长的纪录片《众神之地》,自今年7月11日上线以来广受网友好评,口碑仍持续走高。论坛上,该片导演曾若海透露,拍摄自然题材的纪录片期间,更多的时间是在等待,“比如东北虎的感官能力相当敏锐,只有花大量时间与它们共处,让它们感知到人类的尊重和友善,才能拍出好的故事。”
“纪录片是最合适国际传播的一大媒介,尤其是自然类纪录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梁红说,如今越来越多自然类纪录片从过去以动物为主角到聚焦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不仅让观众更好地认知、了解自然界,感受动物间的爱与力量、残酷与坚韧,还让人们敬畏和学习自然法则。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