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湾碧海无垠,景色优美。近年来,海口通过海口湾畅通工程、西海岸贯通更新工程,将滨海区域打造为市民游客休闲锻炼的“黄金岸线”,实现“还海、还岸、还景于民”的美好愿景。(资料图)
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关家国。
从促进教育公平到优化社会保障,从提升健康服务到提高生活品质……2022年,海南各地各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三亚市安居房项目——万科金色半山项目去年六月份顺利交付,实现“交房即交证”。 (资料图)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海南协同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和“阳光快乐”教育,打造海南学生“特色印记”,各地各校在学科教育、教学时间上做减法,在“阳光快乐”教育、文化底蕴培养、教学质量上做加法,推动海南“双减”各项监测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全省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到91.77%,线上学科类机构压减率达100%,推动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达标,惠及学生74.8万人,参加率达98.18%。
在屯昌县向阳小学,学生们轮流练习投篮。(资料图)
求职者在海南“就业驿站”海口琼山站登记求职信息。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百姓得到更多健康实惠。这一年,海南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将门诊医疗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启动了“2+3”健康服务包试点工作,让适龄女孩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三医联动一张网”开启数字化医改新时代……广大居民减轻了就医负担,人人都有“医”靠,更高水平的健康岛正加速形成。
在琼海市沙美村卫生室,医生用“健康一体机”为村民检查身体状况。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就业是民生之本,自2022年5月海南首家就业驿站成立以来,全省就业驿站已达到164家,覆盖省内18个市县,21所高校以及部分重点园区,累计走访和接待求职者近5万人次、用人单位7000余家,发布岗位信息3万余条,已帮助8.5万人次求职者实现就业。
太极拳爱好者在海口市红城湖公园晨练。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群众乐享多彩文化生活。2022年,全省举办“文化进万家”“赏年画过大年”在节假日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约720场,“春风村雨”“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进景区”等主题文化惠民活动约1600场,让广大市民群众茶余饭后在“家门口”就能体验丰富的文化生活。
在澄迈大丰镇的荔枝园里,果农们忙着采摘荔枝,打包上市。 (资料图)
小至一厘一毫,大到千家万户,幸福美满的故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已然生动地写进了百姓心间。海南人民正昂首阔步,向着更美好幸福的明天出发。(海南日报海口1月11日讯)
我看见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
2018年,我带着团队正式入驻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内的博鳌超级医院。近年来,乐城先行区引进了众多先进医疗技术、装备、药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也为我和团队提供了实现研究突破的平台。去年11月,我和团队执行了Magmaris西罗莫司洗脱可吸收冠脉镁合金支架在中国的首批应用手术,在乐城首次应用的这款镁合金支架,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创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期待更好的心血管诊治技术能惠及更广泛的大众。
屯昌小学教师
韩雨露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能够亲身参与海南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倍感自豪。“双减”之下,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沉浸“题海”、奔波于各类补习机构,而是在经历更多彩的校园生活,体验更多元的教育实践。“双减”的成效有目共睹,这场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变革,正越发深刻。一年半以来,由“双减”工作传达的强劲信号已传导到教育生态系统的细枝末节,我将继续认真执行教学计划,注重强化教学管理、教研备课、教学评价,让“双减”工作真正落地,让教育焕发更多生命力。
海南师范大学财会专业毕业生
邢彩妙
我去年通过海师青年人才就业服务站顺利找到了工作,现在在海口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上班,专业对口让我在工作上得心应手,而且每个周末我还可以回到文昌与家人相聚。作为就业服务站精准帮扶的受益者之一,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乘着自贸港建设的东风,海南这些年发展变化很大,就业机会更多了,发展平台更大了,相信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选择留在这片热土追逐梦想。我将学以致用、发挥专业特长,为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
文字整理/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
原标题:向着幸福的明天出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