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口发布10宗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摸清惯用“套路”避免消费“踩坑”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我市发布10宗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帮助消费者了解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避免日常消费中“踩坑”。
医美消费要看资质
消费者:在某美容院做完文眉,次日,眼肿且有结痂,与宣传效果差别大,遂要求商家出具相关资质并退款。店方称文眉存在个体差异,只同意退还部分费用,且没有出具纹绣师资格证。
提醒:在选择医美机构时,首先应查验其经营证件是否合规、有效;了解医生是否具有相关资质证书;在消费后需保留好消费凭证,以便在出现纠纷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谨慎购买团购商品
消费者:在某商家处购买了团购券,有效期内多次联系商家预约消费,商家却屡次推诿,导致团购券过期,无法使用却不退款。
提醒:在选择团购前,首先要选择正规企业经营、规模较大、口碑较好的团购网站,选择信誉评价较好的商家购买团购券,最好购买可以免预约、不使用随时退款、过期自动退款的团购券,必要时还应对网站的宣传界面、订单界面等消费信息截图保存,作为证据以备维权使用。
主动拒绝附加消费
消费者:到某购物广场影城看电影,入场前工作人员告知每个人需要花费10元购买3D眼镜才能观看。
提醒:3D眼镜是观看3D影片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消费者按照3D电影的票价购买了观影服务,影院经营者应当提供满足观影的全部服务。消费者应妥善保留好相关凭证,以有效维护合法权益。
离岛提货应现场查验
消费者:在某免税店现场购买了一台苹果电脑,在机场提货时却发现电脑包装外壳出现凹痕,随即联系免税店客服进行沟通,但线上与线下客服相互推诿。
提醒:消费者在离岛提货时应对商品进行现场验货,确保完好无损后再予以签收,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联系免税商家售后进行处理,并保留好相关证据和消费凭证。
网购免税品先看政策
消费者:在某免税店的微信小程序上购买了某品牌气垫霜,规格为12g×2个,但实际到货只有一个12g的气垫霜。消费者认为商品的宣传中没有表述清楚,申请退货退款,但免税店迟迟不予办理退款。
提醒:免税品网购平台有部分商品不支持“质量问题”以外的退换货,特别是境外商品。消费者在网购免税商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并全面了解商品的退换货政策,要注意保留网购时的交易记录、交易信息等凭据,以便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维权。
预付消费“步步当心”
消费者:在某连锁超市购买了2张价值一千元的购物卡,到店后无法使用,与商家协商不予处理。
提醒:在预付消费时要尽量选择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度高、经营状况稳定的商家,理性选择充值金额,以纸面合同、微信等方式留存合同内容,索取并保留消费凭证。发现经营情况异常时,可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举报;如果商家突然结业且无法联系,涉嫌诈骗的,可向公安部门报案。
购买海鲜谨防“调包”
消费者:花费1300元在某海鲜市场购买海鲜,商家涉嫌缺斤少两,且卖出的海鲜产品以次充好。
提醒:消费者挑选海鲜类产品时,首先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自行挑选海鲜,并在市场提供的公平秤过秤。若遇到商家调包产品或缺斤少两,要保留消费凭证等证据,及时联系商家维权。如发现经营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时,可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投诉举报。
食品消费注意保留凭证
消费者:在某月饼品牌商处购买到发霉的商品,要求商家退款,但商家表示只能更换指定款月饼,不予退款。
提醒:在购买月饼时,要查看月饼外观是否异样,也要注意查看食品包装,包装上必须标注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成分等相关信息,一定要注意保留好购物凭证、商品实物等相关证据。
注意查看预制菜信息
消费者:某超市熟食区销售的白切鸡和豉油鸡,是加热后即可食用的预制菜,员工并未向消费者告知该情况,且部分熟食存在有效期标签到期后撕下,重新更换标签继续售卖的情况。
提醒: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向消费者虚假告知或隐瞒使用预制菜的真相情况,同时还要加强对预制菜的进货渠道管理,如实记录预制菜原料的相关信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遭遇缺斤少两要积极维权
消费者:在某商家购买了价格192元的牛肉干后发现重量不足,认为商家故意缺斤少两,要求退货。但商家态度强硬拒绝退货,要求消费者选购其他商品补差价。
提醒:购物时要查看商家使用的秤是否按规定进行检定,并现场称重,有条件的,要在公平秤或邻近商家的秤上进行复秤。如果遇到缺斤少两的情况,要保留好购物证据和商品实物等证据,积极维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