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参与节能减排 践行绿色生产生活
除了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外,如何让公众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碳普惠是重要路径。
海口市滨海大道路段正在行驶的纯电动双层观光巴士专线。记者 石中华 摄
出租车司机在世纪公园充电站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记者 石中华 摄
不同于碳交易市场,碳普惠是自愿减排机制,目的是鼓励公众和企业自愿践行绿色生活、生产方式,对为低碳社会创建作出贡献的公众和企业予以奖励,利用市场配置的作用,达到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的目的。
“使用碳普惠应用积攒碳积分兑换奖励,是公众参与碳普惠的有效方式。”碳普惠政策制定参与者、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负责人邬乐雅告诉记者,目前的碳普惠应用是1.0版本,未来还将创建更多低碳场景,拓宽公众可参与的渠道。“我们希望把衣、食、住、行、游这几方面的低碳场景都有序纳入,社会公众参与的低碳场景越多,获得积分的渠道就越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
作为有效实现碳中和的消费端减排机制,碳普惠机制最终目的是为达成“双碳”目标助力。在海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杨小波看来,实现碳中和需要从公众参与、企业节能增效、调整产业结构这三个层面入手。“通过推行碳普惠机制,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生活;生产方面,政府要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节能增效,发展低碳、绿色产业,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杨小波认为,海南要加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利用,通过保护好森林、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植产业等增加碳汇。
事实上,围绕“双碳”目标,海南正在探索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4月9日,海南省首个茶叶碳标签——薄沙牌“白沙绿茶”碳标签正式发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晓晨解释,薄沙牌“白沙绿茶”碳标签设计中的“- 9.22kg CO2e/ kg”,表示1千克薄沙牌“白沙绿茶”全生命周期排放-9.22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负值表示吸收二氧化碳,体现碳汇价值。创建茶叶碳标签,旨在以“碳”这门国际语言提升生态价值,助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生态产品标识制度的有益尝试和“两山”转化的具体创新实践。
目前,碳普惠工作的重点仍在推广和普及。“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海南碳普惠宣传推广工作,加快推动海南碳普惠应用普及到公众低碳生活当中,积极引入商业资源,保障碳普惠机制市场化运行的可持续性。”海南省大数据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相关链接
《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提出
到2025年,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碳排放强度得到合理控制,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打牢基础。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22%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继续下降。
到2030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能源岛建设不断深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提高至54%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