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礁1号”沉船研究项目进入新阶段
博物馆是一个地域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总和,是继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博物馆文物的存在连结了时空交错中的古今。
元代灰陶靼帽俑。
800年前一艘满载货物的南宋商船航行到西沙群岛华光礁处,不幸沉没。数百年来,它被浪击水冲,石撞沙掩。800年后当它成功出水的那一刻,仿佛还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海南省博物馆“南冥泛舸”专题展区除了展示“华光礁1号”沉船外,同时辅以沉船出水文物碎片及南海海洋动植物标本等来充实沉船的存在环境,以文物、文字、图片、多媒体等资料来说明沉船考古发现。不少市民游客表示,期待“华光礁1号”的研究工作“打通”历史与现实的壁垒,再现“华光礁1号”的原貌。
“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位于华光礁环礁内侧,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海南省文体厅文管办共同承担,调集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组建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工作队,分别于2007年3月-5月和2008年11月-12月实施西沙群岛“华光礁1号”南宋沉船遗址发掘项目。
“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共计打捞出水511块船板,出水文物近万件,陶、瓷器占绝大部分,陶瓷产地主要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陶瓷产品按照釉色分类主要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器型主要为碗、盘、碟、盒、壶、盏、瓶、罐、瓮等。
清代银质缉捕帆船。
海南省博物馆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承担了“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文物保护项目,通过科学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来保证沉船船体及遗物的妥善保存,迈出了南海水下文物保护史上坚实的一步。
海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主任包春磊说:“海南省博物馆用了近7年时间对沉船文物进行脱盐、脱硫保护工作。近日,省博专家团队正在向国家文物局提交古船板第二阶段保护方案,审批通过后,将着手对船板进行填充、加固、干燥、定型,预计将花费3至5年的时间。”
包春磊说,第三阶段就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复原”了。谈到“最后可能恢复成什么样子”,他表示,目前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修复残体。二是对古船板进行3D激光扫描、拍照,将这些素材用于数字化重建,复原“华光礁1号”沉船原形。“无论最后是哪种呈现方式,都将带给市民游客震撼之感。”
越王亓北古错金铭文青铜复合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