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以来,海口市琼山区抢抓自贸港建设机遇,加快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伐,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61亿元增加到101.31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046元增加到4114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869元增加到20467元......
一组组数据,一点点蜕变,描摹出了琼山区五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的轨迹,映射出全区干部群众笃定实干、踔厉奋进身影,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推动文旅产业扩容提质
“我早上会来这里晨跑,空气很清新,晚饭后也会来这里散步,环境变好了,大家在家门口就可以游公园。”6月10日,家住在海口市琼山区湖城大境小区的陈阿姨一大早就来到红城湖公园晨练,开启了崭新的一天。
环境优美的红城湖公园旁,市民悠闲纳凉憩息,现代商业气息浓厚的日月广场里,游客络绎不绝......“4·13”以来,琼山区加大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游憩、娱乐的好去处,从而提升了市民游客的生活品质。
位于琼山区的海口三角梅共享农庄吸引大批市民游客游览。(琼山区供图)
琼山区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推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五年以来,琼山区不断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探索旅游业新动能,推动旅游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古色古香的特色文化围墙与历史气息浓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奎星楼相互映衬形成一道古今交融的靓丽风景。2023年元旦,琼山区新打造的琼台书院特色文化街区开街,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的新去处。
“未来,琼山区将依托琼山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设计更多颇具特色的文旅点位、文创产品,积极盘活琼山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展现海口城市活力和琼山文化魅力的特色景点。”琼山区旅文局负责人介绍。
夜晚的福地夜巷烟火气息浓郁。(琼山区供图)
灯火璀璨的夜市、琳琅满目的商品、象征福气的红火祈福树、熙熙攘攘的人流……位于琼山区的福地夜巷和星州夜市,夜幕降临后,烟火气息逐渐浓郁,串联成一幅城市“夜经济”的繁荣图景。
“我们通过打造夜市经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激发消费活力,助推经济发展。”琼山区商务局负责人表示,作为休闲娱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市经济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和投资环境的“晴雨表”,对繁荣旅游市场、优化市容市貌具有积极的意义。
琼山区通过挖掘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打通“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全链条。
五年来,琼山区成功打造全国第一个湖畔露天影剧院。成功创建长泰村四椰级乡村旅游点、英辉农庄三椰级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琼作家具传统技艺、海南斋菜习俗等两个非遗项目入选海口市第五批非遗项目名录。“府城元宵换花节”荣获博鳌国际旅游奖,红旗镇泮边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
重点项目建设火热提速
6月6日上午,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的进行装修工作。该项目现场有关负责人林昌岱介绍,项目正在进行室内机电安装、室内装饰装修、幕墙工程、展陈工程的施工。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项目是省会城市十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之一。项目建筑造型以“海上帆、风中翼、云上锦”为核心设计概念,项目总投资约8.69亿元,总建筑面积52675平方米。项目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群众艺术馆、琼剧会馆等场馆及其相关配套用房、地下车库及人防设施等部分。
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的日月广场。(琼山区供图)
今年三月,位于琼山区国兴大道南侧的海南中心项目东西配楼封顶。据了解,海南中心项目项目主体塔楼94层,总建筑高度达428米,建成后将成为海南第一高楼,是集观光游览、超五星级酒店、高级写字楼、精品商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超高层综合体。
在海口琼山区博雅片区(一期)城市更新项目现场,工人们加班加点进行施工,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作为海口市2022年底开工的首批城市更新项目,该项目建设正快马加鞭,加快推进城市面貌蝶变,将助力378户回迁群众实现安居梦。
五年来,琼山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质高效推进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红城湖公园、椰博小学、红城湖及夏瑶二期棚改回迁房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交付。海垦红明湘海荔枝产业基地、椰东立交、椰航街积水点、凤翔东路与滨江西路交叉口人行天桥改造工程等一批产业、基础设施类项目竣工投产。
琼山区还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加速释放发展活力,聚焦自贸港战略前沿政策,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3+1”产业体系精准招商,用好用足“离岛免税”政策红利,“免税消费+跨境电商”集聚区率先起步,全国首家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兴福村镇银行落户运营,海南自贸港首个公众型通用机场金林甲子通用机场落成投用。揭牌成立外企集聚区,仙谷集团、三菱重工、迪爱生等3家外资企业正式入驻,不断推动大英山片区外企聚集区发展。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扩面提质
盛夏的琼山区,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称重、清洗、分拣、打包......近日,在琼山区旧州镇红卫村,旧州镇冷链物流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冷链物流基地刚开始运营就赶上了荔枝采摘季,目前订单不断。”现场,旧州镇雅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汝再说道。
村民正在收获火龙果。(琼山区供图)
五月中旬,走进琼山区云龙镇坡仑村,春季种下的早造水稻已陆续成熟,放眼望去,成片待收割的水稻与蜿蜒曲折的河道交织成美丽的画卷。
琼山区通过大力推广优质种业、标准化种植、做强农业品牌等举措,打造了荔枝、胡椒、福稻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琼山区依托资源特色和区域优势,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以产业育品牌,以信息技术打造供应链,以业态丰富提升价值链,以绿色增效发展生态链,增强产业带动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2023海口火山荔枝产销大会。(琼山区供图)
五年来,琼山区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一镇一品”发展格局,三门坡荔枝基地荣获农业部“一村一品”产业认定,大坡胡椒入选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该区建成全国最大的胡椒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建成海南热带花卉交易拍卖市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琼山区还创建“琼肴佳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热带高效农业品牌效应不断显现;有序推进畜牧业发展,海垦新希望、牧原集团、等生猪养殖项目建成投产等。
记者韩俊元 特约记者许晶亮 通讯员王伦
(海口网6月13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