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拍摄的由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王传军摄/光明图片
【记者连线】
“埃塞俄比亚曾保持着十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目前仍是非洲大陆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也成为非洲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的帮助,中国政府、企业和人民对埃塞的发展贡献举足轻重。”
日前,在亚的斯亚贝巴,埃塞执政党繁荣党常委、阿姆哈拉州常务副州长塞玛·蒂鲁内什博士对记者这样说。因为曾在北京的对外经贸大学攻读了三年博士,塞玛与来自中国的记者可谓一见如故,一个小时的采访毫无距离感。
“我注定与中国有缘”
当谈到在中国的留学经历时,塞玛告诉记者:“我注定与中国有缘。选择攻读博士学位时,当时我有两个选择,即美国和中国。还有的国家大使甚至亲自出面劝说我去他们国家攻读博士,但我最后选择了中国的对外经贸大学。这是我与中国的缘分决定的。”
受新冠疫情影响,塞玛在中国学习了一年半,剩下的一年半学业是在埃塞通过网课形式完成的。在博士课程开始前,塞玛曾邀请其导师郭晓凌教授到访埃塞,参观阿瓦沙工业园和东方工业园等,了解中国企业在埃塞的运营情况。
塞玛认为,他的博士论文很有意义,主要是对在埃塞投资的西方企业和中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欧美企业在埃塞践行社会责任更具象征性,是一种市场营销模式,是依托媒体传播的故事,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一部分,并没有真正惠及当地社区。而中国企业在埃塞践行社会责任则是实实在在地服务了当地社区,比如修路等。
“我之所以决定研究这一课题,是因为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聚焦西方跨国企业对全球社会发展的影响,鲜有学者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对全球社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企业社会责任对投资国社区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塞玛说,“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企业对埃塞社区作出的贡献远高于西方企业。”在埃塞投资的中国企业如果发展得越来越好,也会带动当地社区发展得越来越好。中国企业在埃塞投资,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双赢。比如,在埃塞投资的中国企业秉持开放的心态,愿意与当地雇员分享技术和经验。
当问到中国留学经历对其职业生涯有何影响时,塞玛说:“在我去中国攻读博士学位前,我担任总统特别助理。完成博士学位后,我担任阿姆哈拉州常务副州长、阿姆哈拉州繁荣党主席、埃塞执政党繁荣党常委。”
“‘一带一路’让中埃塞经济关系日趋紧密”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当谈到“一带一路”建设对埃塞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时,塞玛表示,在埃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中国政府、企业和人民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过去的15年里,中国企业修筑铁路,援建医院,特别是兴建了多个工业园区,为埃塞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对埃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不是微小的,而是巨大的。
他举例说,15年前亚的斯亚贝巴街道狭窄,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成为非洲大陆主要的大都市之一。这里的变化离不开中国投资和中国企业的建设。中国政府还在埃塞援建了很多基础设施,比如提露内丝-北京医院。走进阿姆哈拉州、奥洛米亚州,同样能看见很多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在埃塞的投资和建设,让中埃塞经济关系日趋紧密。
塞玛说,埃塞70%至80%进出口都与中国有关。15年前,中埃塞之间只开通了一个航班,现在从埃塞可以直飞中国北京、成都、广州和上海。埃塞的大部分地区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甚至很多偏僻的落后地区都有中国企业落脚。在埃塞的外国人中,60%至70%是中国人。在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统治时期,埃塞与美国保持着紧密的外交关系。随着海尔·塞拉西一世统治的结束,埃塞先后与苏联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未来几年里,中国与非洲各国的外交关系将进一步蓬勃发展。在中国留学期间,我看到很多非洲人在中国工作和学习,这充分说明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交往在不断加深。”
“学习借鉴中国经验”制定埃塞发展模式
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塞玛指出,中国拥有具有自身特色的政治体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适应中国发展需求的。世界上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发展模式,每个国家必须根据自身国情制定适用于本国的政治体制和发展模式。就如同埃塞不能照搬美国模式一样,埃塞的政治体制必须基于埃塞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实际上,我们也在学习中国经验。比如,繁荣党制定了埃塞发展目标和模式,这一目标和模式不依赖于包括西方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这是我们根据埃塞国情,在学习借鉴中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发展模式。”
塞玛认为,中国体制之所以充满活力,一个原因是其具有务实的特点,总是与时俱进,这就是中国发展成功的一大缘由。他强调,中国并不将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他国,这与某些西方国家的做法完全不同。某些西方国家认为自己的模式是最好的,喜欢强制输出。最为重要的是,中国能够理解埃塞模式是符合埃塞发展需求的,这对中埃塞双边关系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亚的斯亚贝巴7月7日电 本报驻亚的斯亚贝巴记者 王传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