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兰区塔市村65亩海芦笋喜获丰收
盐碱地长出新希望 海芦笋孕育新产业
海芦笋海水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内,技术人员查看水上种植区的海芦笋长势。记者 陈长宇 摄
连日来,美兰区演丰镇塔市村的海芦笋海水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内,连片的海芦笋生长旺盛,鲜嫩的笋尖在阳光下透着晶莹的光泽,村民们正忙着收获成熟的植株。得益于塔市村委会积极探索盐碱地的开发模式,创新引进海芦笋种植产业,如今,该村65亩海芦笋喜获丰收,预计今年将产出近10吨生物盐,为村民解锁乡村产业发展致富的新密码。
巧用盐碱地带动渔民转产
7月6日,塔市村村民符顺弓着腰,在示范园内仔细查看海芦笋长势,挑选出棕褐色的笋尖摘取收获,绿色的笋尖则留下继续栽培。在示范园工作了半年多,从一开始对这种新型蔬菜一无所知,到现在了然于胸,符顺笑称自己实现了从渔民到种植户的成功“跨界”。
“村里的新产业为我们村民带来不少好处,不仅每年有合作社分红,我每个月在示范园打工干活,还有固定的收入和社保福利。”符顺边轻轻剪下一根成熟的笋尖,边讲述着小小海芦笋为他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在塔市村,像符顺一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增收的村民还有很多。塔市村党支部书记符方财介绍,该村村民原来大多以打渔为主,在塔市村被列入渔业禁养区之后,渔民只能转产转业。退养后的鱼塘由于土地盐碱化被闲置,为了解决发展难题,村委会想方设法寻找产业发展新入口,最终成功引进企业,盘活村庄的盐碱地,种植起盐生植物海芦笋,为当地渔民实现了就地转产转业。
去年11月,塔市村委会带领全村村民入股专业种植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起海芦笋种植产业,村民不仅每年有固定分红,示范园还吸纳了20余位村民就业,“随着种植基地不断扩大,未来两年内还将带动500位村民就业。”符方财介绍。
7月6日,在美兰区演丰镇塔市村的海芦笋海水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内,连片的海芦笋旺盛生长。记者 陈长宇 摄
产业化运作迎来“开门红”
记者在示范园内看到,这里除了有普通的土培基地,还有形式新颖的水上种植区。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株株海芦笋茁壮生长,水中不时有鱼儿跃出,一幅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画面呈现出来。技术员钱光耀告诉记者,示范园创新探索“海芦笋+鱼”共养模式,海芦笋在水中种植所制造出微生物,成为了鱼类的养料,鱼儿产生的排泄物又作为天然的有机肥反哺海芦笋,每个小池塘自成一个生态循环系统。
“我们用目前的65亩地,探索多种方式种植海芦笋,为今后的种植规模扩张打下经验基础。”海南海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介绍,海芦笋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植株的穗可作为种子循环利用,根茎可通过加工萃取出生物盐,目前每亩海芦笋可产出300斤生物盐,这种新型健康产品具备很高的市场价值。就在上个月,项目与北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达成签约合作,该公司以16.5亿元购入项目未来三年的全部产出,为项目的产业化运作迎来“开门红”。
据介绍,预计明年该项目的种植面积将扩大到5000亩,并新建深加工工厂,进行产业化研究、生物萃取等多项内容,并根据市场需求打造生物盐、种子油等产品,通过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