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美自然风光,更有独特风土人情;是“天然摄影棚”,更是“影视题材库”
海南文化,一部拍不完的电影
临高角解放公园。记者 陈元才 摄
①海南女足队员在进行日常训练。记者 李天平 摄
②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内的展品。记者 李天平 摄
③ 疍家渔歌展演。记者 王程龙 摄
④ 在琼中百花岭,游客溯溪参观游玩。记者 李天平 摄
⑤ 在琼海潭门渔港,一艘艘渔船进出港口。记者 袁琛 摄
⑥ 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举办。记者 张茂 摄
电影,是流行世界的、大众最易接受的文化产品之一。有一位导演曾经说过:“电影语言不是用摄影机拍出美丽的图像,而是去传达一个文化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
在影视表达与地域文化同构共生的生态圈里,文化是电影的养分,电影是文化的窗口。近年来,许多电影剧组在海南取景、取材,不仅拉近了观众与海南大美自然风光的距离,也让大家认识了海南的风土人情。同时,一批有情怀的电影创作者把镜头对准海南本土文化,记录海南风貌和海南人文,以一部部诚意之作,向世界讲述有温度的海南故事。
从展示红色文化,到表达多元文化
海南不仅是“天然摄影棚”,更是“电影题材库”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本身就自带地域文化的烙印,反之,电影也会因为地域文化更显风格与特色。
在海南电影的发展史上,电影《红色娘子军》是一座重要的丰碑。影片在琼海等地拍摄,讲述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1961年上映后,让海南红遍全国。《红色娘子军》的热播,让椰树、阳光、海滩等海南特色景象,成为许多国人最早的海南文化记忆。
《红色娘子军》后,红色电影热潮不断,一大批关于海南题材的电影作品涌现,包括《南海潮》《碧海丹心》《海霞》《南海风云》等,这些电影至今都是经典之作,成为海南历史和红色文化的重要见证。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黎族、苗族风情成为海南题材影片的重要主题,一批如《青槟榔之味》《黎歌》等展示海南原生态民族风情的影片走入大众视野。
近些年,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不仅仅是红色故事、民族故事,“海南制造”的电影题材更加广泛,电影里的海南文化更加多元。
电影《南溟奇缘之爱情树》取材于元朝皇子图帖睦尔和海南定安姑娘青梅的爱情故事;电影《旋风女队》以有“小世界杯”之称的“哥德堡杯”冠军琼中女足为原型;海南首部扶贫题材原创现代琼剧电影《圆梦》,演活了海南的脱贫故事……
不同于大家所熟知的《消失的她》《巨齿鲨》《冲出亚马逊》等在海南取景的热门电影,这些电影虽然相对小众,却记录、传播了海南本土文化,越来越多观众认识到,海南不仅是“天然摄影棚”,也可以是“电影题材库”。
“海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底蕴,我们的红色文化、黎苗文化、雨林文化、南海文化等都是很好的电影取材资源。”在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林青看来,海南的文化气质更为内敛,只要细心挖掘,海南文化就是一部拍不完的电影。
从聚焦海南美景,到关注海南故事
“首先要让海南人喜欢,这是海南电影发展的根本”
随着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海南的电影制作愈发活跃。一方面,来琼取景拍摄的剧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海南本省团队出品,或是与省外团队合拍的优秀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
海南本土影视企业——三亚赫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精蓉有着浓郁的海南电影情怀,在她参与制作的电影里,挑槟榔叫卖的阿婆、淳朴善良的黎家汉子、“老爸茶”里的茶客等,这些独具海南特色的人物都可以成为主角。多部影片中运用的黎族音乐、舞蹈和黎语对白,也引发众多观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海南有着丰富的文化积累,很多民族风情依然保留至今,这些是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不拍成电影太可惜。”唐精蓉同样认为,海南文化值得通过电影被更多人看见。
自2007年进入海南电影行业至今,林青见证了海南电影不断摸索、日渐成熟的过程。
“早年间,一批红色电影涌现后,海南电影曾进入过停滞期,很长一段时间内,本土电影人才和作品极度匮乏。直到近一二十年,海南电影工作者开始重新探索如何通过电影向外界发出海南声音。”林青说。
2012年,可以说是海南电影再出发的关键一年。当年,海南举办了“DV看海南”系列民间影像大赛活动,陆续推出近200部具有海南特色的优秀纪实短视频作品,培育了一批电影“种子”人才;2013年,“海南人的幸福生活”系列电影活动启动,孵化出了《北纬18度的爱》《阿婆的槟榔》《陵水谣》三部海南本土题材电影,其中《阿婆的槟榔》还走上了国际舞台,荣获了第15届俄罗斯阿穆尔之秋国际电影节外语片最佳女主演奖等多个国际奖项。
“从这时起,我们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海南电影创作活动。”林青说,海南电影不止于展示海南美丽的外表,还要更深层次地以人物、情节、道具等电影语言,呈现海南的历史文化、民俗人文的内在美。
不过,即便导演、策划或监制了多部海南本土题材的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林青仍觉得没有找到海南电影的“灵魂”,“我们的电影似乎缺少点与观众的共鸣、与海南人民的情感连接点。”直到电影《圆梦》的播出,林青才找到了她的答案。
《圆梦》由林青执导,是海南首部扶贫题材的原创现代琼剧电影,有着地道的“海南味”。这部电影融入了许多“琼式幽默”,既保留了电影的张力,又不失琼剧的艺术魅力。在观众的叫好声和反馈中,林青忽然觉得自己找到了方向——“海南电影首先要让海南人喜欢,这是海南电影发展的根本。”
《圆梦》之后,林青又导演了一部海南教育扶贫主题的影片《穿过雨林》,她秉持着《圆梦》的“群众路线”经验,50多次打磨剧本,力求展现最贴近海南群众的感人故事,折射最真实的海南时代变迁。功夫不负有心人,《穿过雨林》再次获得成功,全国公映影院达530多家,累计排片达2000多场次,这也让林青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无论是来海南取景,还是讲述海南故事,海南对电影、对电影人始终是敞开怀抱。在这座光影交错的岛屿上,期待电影人共同开拓出更多电影创作与产业发展的空间。
从新平台新业态,到新消费新活力
为海南电影发展培育沃土,着力培养本土影视人才
从2018年开始,海南电影的发展再次迎来重要节点。随着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应运而生。这场兼具专业性和国际化的电影盛宴,让全国甚至全球的电影人有了在南海之滨一年一相会的期待。
至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一年一提升、一步一台阶,大家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更为海南电影产业带来新机遇。
近五年来,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带动下,一批批影视企业落地海南、电影项目合作与版权交易平台逐步搭建、影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电影全产业链不断完善。同时,电影节也为海南带来了人气和流量,新业态、新热点、新需求、新消费也随之涌现,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增添了新活力。
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刘建中曾表示,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为电影人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许多专家在电影节论坛上对电影产业发展提出的建议意见有很高含金量,要利用好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搭建的平台,捕捉、研究、落实“金玉良言”,办出电影节的个性。
如果说自贸港带来的政策红利、电影节搭建的利好平台,为海南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那电影人才的培育则是在这片土壤上撒下了种子。
近年来,海南本土影视人才的培养得到了更多重视。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三亚学院等多所高校,均开设了影视与传媒方面的专业。2022年11月,我省成立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提升我省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推进高校深化影视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海南省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口经济学院副校长宿志刚说:“在海南自贸港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们不仅希望为海南电影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也期待吸引海内外优秀电影人才落地海南,加强多学科交流,强化海南文化内核,为海南乃至全国的传媒影视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顺时势之盛、占地利之便、得人和之美,海南电影正纵情迎风奔跑。电影艺术与海南文化的相融交织,正在激活海南文化的内核,以更新潮、更酷炫的方式,对外讲好海南故事。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