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拒收人民币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网友在停车场出口缴纳停车费时,一名中年女收费员拒收5角纸币。视频当中,双方展开了“言语拉扯”——“你为什么不收?”“我们这里不收的!”“你再说不收!”“我来给你付好了,无所谓的”……说着,收费员就撕掉手里的5角纸币。
电子支付的出现,深刻影响了民众的消费习惯。如今,出入不同场合消费,随处可见醒目的二维码,可以说在国内,出门只需一部手机,便可“一键支付”,让更多人告别了“钱包”时代。电子支付的便捷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纸币不断边缘化,现金消费离我们越来越远,随之而来的是“商家拒收纸币”现象不断出现。
可以明确,拒收纸币不仅是一种歧视性行为,更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年第18号)中也明确要求,“各类主体均应尊重公众支付方式的选择权,不得采取歧视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现金支付,造成‘数字鸿沟’。”
然而在现实中,仍有部分商家以面值小、无法找零等借口拒收纸币,更有甚者破坏纸币、损毁纸币,这是典型的法律意识缺失。电子支付因高效、便捷成为支付方式的首选,但这并不意味着现金流通被市场淘汰。在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现金支付仍然是主要的交易方式。此外,对于使用手机困难的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或遇到系统故障、手机没电、信号中断等突发情况,纸币仍具有重要意义。
拒收纸币的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有关规定,还侵犯了消费者的平等交易权,更是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尊严。针对该行为,有关部门应予以严厉打击,对拒收现金行为实行综合治理,重点关注行政事业、公共服务、大中型商户;对不正当竞争、恶意或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及银行应为商家收存现金、兑换零钱等提供便利和保障,解决商家收取现金的后顾之忧。此外,广大商家也要意识到,“罚”不是目的,提升思想层面的认知,才是关键所在,要进一步提升普法力度,强化经营者法治观念,树立维护人民币合法地位、尊重公众平等交易权的意识。
同时,消费者在面对拒收或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投诉、举报,共同维护人民币良好的流通支付环境。(蔡慧文)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