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法人代表被骗子利用人工智能“换脸”技术诈骗430万元,某单位一工作人员被“假领导”诈骗近98万元……近期,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引发关注。(来源:新华社)
近年来,多部门联合打击电信诈骗力度不断增强,有效遏制了违法犯罪的猖獗之风,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然而,仍有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以翻新手段继续实施诈骗,让无辜群众蒙受经济财产损失。
据公安部发布消息,当前,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冒充领导熟人以及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等10种类型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占发案的近80%。犯罪分子通过恶意剪辑、AI换脸变声等手段,伪造音频、视频,诱导群众上当受骗。
高压之下,为何电信诈骗屡禁不止?除了境外据点,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也朝着智能化发展,对于受害群体的分析也更加精准。此外,办案人员表示,个人信息泄露是诈骗的根源。网络黑客从多渠道非法窃取用户信息,再将其售卖给诈骗分子,在获取信息后,通过数据对诈骗对象进行人物画像,进而实施精准诈骗。
为了遏制电信诈骗势头,执法部门在事后打击、预警防范、源头管控等多层面发力,不断优化技术防范手段,努力铲除“黑灰产”土壤,斩断犯罪链条。当前,警方通过搭建预警数据模型,有效监测疑似电信网络诈骗电话和短信,针对低危、中危、高危潜在被害人采取分级、分类联动劝阻。同时,在后端资金止付止损机制上,也启动了资金紧急查询止付工作机制,对涉案资金封堵拦截,快速冻结资金。面对环环相扣的犯罪链条,警方立足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持续挤压犯罪空间,铲除犯罪土壤。
在此基础上,也让人心生疑问,个人信息泄露的窟窿该如何堵上?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国家已出台了多项法律,同时还需多方联手协同共治。相关部门得筑牢信息“防火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构建立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等机制;工信部加强APP全链条治理,持续推进针对涉诈电话卡、物联网卡等的“断卡行动”;银行机构也要深入开展涉诈“资金链”治理等。此外,作为监管部门,仍需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持续形成高压态势。公民个人也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贻害无穷,也是社会难以承受之重。唯有多方高度重视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不遗余力地加强监督,严厉惩处泄露、盗取、贩卖信息的黑手,才能保护好公民的个人隐私,不让其遭受不法分子的骚扰。(冯定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