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电动车大城”很容易想到海口,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大街小巷电动车川流不息。毫不夸张的说,在海口,几乎人均一辆电动车(全市电动车保有量已超400万辆)。
为何本地人对电动车情有独钟?还是因为相对特殊的交通体系,所以地方百姓的日常生活半径一般不会超过十公里,如此“短距离”电动车即可满足。而且在上下班高峰期,“骑上我心爱的小电动,它就永远也不会堵车”,如此多便利都成为了本地居民的出行代步工具首选。
一、“亮盔行动”守护骑行安全
电动车数量之多,交通安全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笔者身边就有部分朋友因不规范骑行而造成了交通事故,“骑车一时爽,摔车真的惨”,不要等到出现人身伤害时,才追悔莫及。面对电动车骑行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海口警方从“亮盔行动”开始,8月18日起持续到年底开展“戴头盔、平安行”交通安全守护行动,着重打击那些存在侥幸心理“假精”的骑行人员。
据报道,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因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占到了所有非机动车的75%,其中,80%以上的驾驶人死亡原因就是未佩戴安全头盔。事故伤害中最主要的就是颅脑损伤,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70%。也就是说,佩戴头盔是骑电动车时保障生命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
前两天,海口交警在抖音发布了一条视频,视频中一名男子骑着电动车在路上“晃来晃去”,引人注意的是,他没有戴头盔,而是戴着个大耳机,对喇叭声浑然不觉,最终交警骑车将他拦下并给予处罚。在视频评论中,提到最多的是“把头盔换成耳机,约等于把生命交给死神”。
不戴头盔的理由很多,但戴头盔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我们看过太多太多不幸的交通事故,我们不希望这些悲剧发生在现实的生活中。因此,海口警方的“亮盔行动”势在必行,群众也要积极配合。
二、共建共治护航“亮盔行动”
一场交通事故背后,就是两个家庭的生命安全。“亮盔行动”必须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共建两头抓,宣传不落下。要解决骑电动车不戴头盔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必须从“头”做起。一方面,海口警方以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为原则,以建立“和谐交通”为目标,以整治驾乘人员不佩戴头盔、未悬挂号牌上路行驶、闯红灯等“一盔一牌一闯”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组织民辅警会同道安委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深入乡镇、农村、街道、社区、校园、工地等,通过交通安全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赠送安全头盔等方式,宣传骑乘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以及引发交通事故对自己和家庭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引导电动车驾乘人员自觉佩戴安全头盔,自觉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解决电动车戴头盔问题,最根本的是完善立法层面的强制规定。当前,已有多地出台地方法规强制要求佩戴安全头盔,但地方法规再多终不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的明确规定。据报道,早在2021年,公安部就称将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工作,推动电动自行车新车配备安全头盔。如此将从源头上解决骑电动车戴头盔的问题,减少电动车出行中的“头”等隐患。
共治随手拍,创新新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通安全守护“亮盔行动”中,海口公安交警部门同步启用了随手拍“不佩戴安全头盔举报”平台,市民通过关注“椰城交警”微信公众号即可使用,充分借助科技手段让交通安全守护“亮盔行动”深入海口大街小巷。随手拍的创新方法,让市民们有了参与感和安全感,全员都是监督员、管理员,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交通、约束自我的自觉性,增强安全意识。其实,在未来我们也可以接力探索多样化的共治新方法,比如建设文明交通征信体系,形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以科技创新的手段推动交通文明建设,将共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共享新成果,创安全椰城。保障交通安全,也是涵养交通文明的过程,提升海口市民的素质。“亮盔行动”只是一个起点,交通安全隐患藏匿方方面面,我们要杜绝不佩戴头盔、未悬挂号牌上路行驶、闯红灯等一切违法行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配合警方的活动,从自身做起,养成安全习惯,一定能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交通文明程度,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营造和谐安全的椰城环境。
不断重申交通安全、倡导电动车戴头盔,就是在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把道路交通安全要求记在心里,让戴头盔成为自觉行为,把头盔戴在头上,保护好自己,永远是头等大事。(张博宇)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