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一路狂奔的同时,对电影票价的讨论又一次引起了舆论关注。在北京,有一家5口看一场电影花了400多元;在杭州,有网友随便点开一家普通影院,每部电影票价都在40元以上;在广州,有消费者“很久很久没见到30多元的电影票了”……(来源:工人日报)
电影票是电影产品的性能值与价格值的体现,也是电影市场景气指数的晴雨表。截至8月23日,暑期档票房新纪录195亿元!这体现了我国欣欣向荣的电影市场、庞大的观影人群,以及蓬勃发展的电影产业。然而,伴随着票房市场的不断壮大,电影票价也水涨船高,今年暑期档平均票价为40.8元,而2019年则为35.4元。
据悉,电影票价包括最低发行价、影院溢价、服务费等部分,各影院还要根据运营成本、观影人次、票房走势、周边竞争等要素进行调节。此外,人工、房租、设备等成本,也间接推动了票价上涨。十年前,得益于网络票务平台的“票补”活动,19.9元、9.9元的电影票时常可见。可“烧钱”大战之后,众多片商达成一致,全国影院票价不得低于19.9元。
客观来说,只要是明码标价、构成合理的电影票,在规定范围内灵活定价无可厚非。但对于影院来说,通过长期涨价去“回血”,无异于竭泽而渔。而对于高口碑、大制作的IP,例如《阿凡达》《猩球崛起》等影片,票价上浮也不会影响购票人群,甚至还有影迷选择IMAX、私人包厢等更佳体验。
2023年春节档票房是很有说服力的。数据显示,该档期平均票价52.4元,低于上年同期价格。票价低了,片时长了,场次少了,但观影人次达到1.29亿,同比增长13.16%;场均达到48.37人次,高于往年同期。最终档期收获票房67.58亿元,同比上涨11.89%。这份数据是影院让利于观众的结果,是用经济手段调动市场的表现。由此可见,消费结构的优化、消费品质的提升、消费内容的丰富、消费形式的多样化,也能做强电影市场。
以上案例,无疑对商业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在不依赖票房的前提下,影院如何拓宽创收渠道?首先,要科学控制成本,政府、影院、行业协会等共同商讨,制定有关政策和规定,适当给予政策补贴,同时也鼓励影院推出更多优惠活动,提供多样化观影选择;其次,要扩充和升级餐饮卖品,尤其是“预包装食品”,可以进一步丰富零食、饮料等卖品;再者,要重视周边产品,提升衍生品收入,例如引入扭蛋机、泡泡玛特潮玩品、电影联名手办等,借由影片的热度,售卖周边获得中间差利润。
对于影院来说,盈利创收的方向应该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像早前依靠“分区定价”(不同座位,不同价位)等策略,只是将消费者作为韭菜,是难以长期获利的,所以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让影迷感觉“票有所值”才是长久之计。(冯定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