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半,从事文字工作的小花(化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为了缓解工作的焦虑,每周有两三天,她都会点上一杯奶茶。
   
 您当前的位置 : 椰城E评>独家辣评>

海口网评|新茶饮“弯道超车” 如何兼顾“好喝”与“健康”?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3-08-29 20:03

早上八点半,从事文字工作的小花(化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为了缓解工作的焦虑,每周有两三天,她都会点上一杯奶茶。“比起瓶装饮料,现制奶茶口感更好,选择更多,更新也快,自己选择配料、甜度的过程也十分享受。”在小花眼中,“这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仪式感。”(来源:光明日报)

早年间,“新茶饮”的说法还未流行,一杯冲泡式奶茶即可满足消费者需求。现如今,新茶饮的定义更为精准,以茶叶、水果、鲜奶等为原料,做法品质不断追求创新,从新品种类、门店装潢、服务体验等环节,都得跟上时代的变化。不难看出,一杯新茶饮折射出的是大众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新茶饮门店总数达48.6万家。但与此同时,新茶饮的添加剂、含糖量、配料比等指标,也引发消费者关注。早期的茶饮,主要追求口感、色泽、性价比等,随着基本消费需求得到满足,更高层次的健康需求就凸显出来。当下,新茶饮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哪家品牌能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兼顾高层次的健康需求,自然就能俘获大众的芳心。

那么在选择新茶饮时,该如何兼顾“好喝”与“健康”呢?众多健康读物告诉我们,奶茶中含有较高热量及糖分。尤其是,现制的新茶饮,例如,奶茶的热量、含糖量、标准比是否统一?消费者们并不知情。当前,我国对于现制新茶品也尚无统一标准,对于配料表、净含量等标准,也无硬性规定。更何况,在人工制作过程中,无法像流水线机器那般精准化。

不过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也有部分社会团体出台了行业标准。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发布《茶类饮料系列团体标准》,明确了现制奶茶、现制奶盖茶等5类产品的范围、要求、检验规则等,要求中进一步细分了微生物限量、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剂等具体指标,这也标志着现制饮料行业的标准化进程正逐步加快。

在标准化环节上,业内人士也达成共识,要从产业链上游入手。换句话说,就是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监管,例如,鲜果采购标准、奶制品的原产地、添加剂的准确剂量等,都要从正规渠道采购。某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入到供应链源头,从原料源头端去把控产品的健康化,是目前新茶饮品牌正在主要探索的方式,包括定制原料、自建工厂等方式。

所以众多茶饮品牌,要从原料茶叶、鲜果、奶制品及小料上下功夫,努力追求品质升级和健康营养。在营销上,也要提供无糖、低糖、半糖等选项,最好是向消费者公开配方表,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在小料上,五谷杂粮类、益生菌、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选项,也符合消费者健康化、速食化的需求。如今,随着新茶饮消费市场的迅速扩张,单纯靠新品、营销等手段,难以实现消费迭代增长,品牌商要努力寻找品质、健康、价格、体验等主要元素的平衡点,消费者自然也会“用脚投票”,筛选出一批更健康、高品质的新茶饮。(陈丽萍)

[来源:海口网] [作者:陈丽萍] [编辑:冯定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