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滴翠生机盎然的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下游。海口日报记者 石中华 摄
新华社海口8月30日电(记者赵叶苹 袁睿)绿叶、黄花固定在白色方巾上,用锤子敲打植物,随着叶绿素和花青素慢慢浸出,白色方巾渐渐染上了色彩、印出一个个形态各异植物的轮廓……
海南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教室里,一节“自然叶拓”公益课正在开展,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一件件取材于湿地公园的小创作在小朋友们的手里诞生。
“今天认识了很多植物。”参加活动的11岁小女孩吴迪骄傲地说,“湿地公园很好玩,看鸟、种树我都参加过,最爱晚上来这里抓萤火虫。”
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依河而建,南起永庄水库,中部经过农田和沼泽,北至五源河入海口海域。园内海滩、栈道、生态塘、农田等不同设施与景观应有尽有,除了供市民休闲外,海口五源河湿地教育中心还经常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教育主任李乐告诉记者,天然的湿地资源给了孩子们认识自然、接触自然的机会。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参加他们组织的自然课堂活动。
海口自古就有“水城”之称。南渡江自热带雨林里流淌而来,在海口奔涌入海;160余千米的海岸线勾勒海口城市曼妙身姿;包括近海、江、河、湖、溪在内的近3万公顷湿地,是海口“人水相亲”的生态名片。
据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介绍,海口湿地总面积29093.09公顷,湿地率高达12.7%,拥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湿地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和45个湿地保护小区。
近年来,湿地已融入市民生活,成为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实现协同高质量发展。
海口建立“湿地+”保护修复模式,其中以“湿地+水体治理”模式建设的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将原先黑臭的城市水体,变成了鱼翔浅底、绿荫环绕的“花园”。居住在海口兴丹路的黄樱女士高兴地说,每天早晚,走出小区后门散步,看看清澈的河水、枝头的鹭鸟,心情非常舒畅。
以“湿地+水利工程+海岸带保护”模式建设的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了青少年接受自然教育、摄影爱好者拍摄栖息鸟类的聚集地。5月到7月欣赏凤凰花开,3月到9月夜听蛙鸣……一份“五源河自然观察焦点日历”,为市民游客详细规划了亲近自然、解读湿地的方式。
“湿地+红树林保护”模式推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塘2550亩,新增红树林面积1950亩,有效修复东寨港海岸线及沿岸红树林生态系统,为我国候鸟迁徙提供良好的越冬栖息地。
徜徉湿地之间,享受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市民们自觉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湿地公园空气好,傍晚带孩子到这里散步,她总是滔滔不绝给我讲学校组织过的湿地保护活动以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我也从孩子的讲述中学习了很多。城市里亲近自然的机会我们都很珍惜,湿地保护人人有责。”海口市民陈波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