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元抽高端礼品盲盒、1元抽苹果电子产品大礼包……小成本就能抽中近万元的奖品,让人不禁产生“我也可能中大奖”的兴奋感,然而却不经意间落入商家的陷阱。尤其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更容易成为受骗对象。近日,11岁的学生小杰(化名)沉迷网上抽盒,分6次“大方”消费了近四千元互联网盲盒产品,家长发现之后便找到平台方要求退款,却被拒之门外……
孩子“薅羊毛”充值数千元 家长维权路坎坷
市民曹先生向海口网记者报料称,孩子小杰在8月初刷到短视频平台推送的“0.01元抽盲盒”和“1元抽苹果手机”广告信息。小杰心想或许能花钱搏一搏,未经父母同意,根据页面提供的广告外链,在父母手机上下载了叮当魔盒APP,并于短时间在该APP提交了6笔支付宝支付3900余元的订单。因担心父母责骂,小杰很快卸载叮当魔盒APP,再没和父母提起。
叮当魔盒APP。(受访者供图)
当曹先生发现支付宝账户平白无故少钱时,款项已打到一家注册在海口的网络公司。他懊悔地表示,“让孩子玩了一个多小时的手机,几千块钱就没了,且抽中的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
事后,曹先生联系叮当魔盒APP人工客服申请退款。客服表示可以退款,并索要退款需要的“必须材料”,即保密协议手印、户口本信息、学生证或在校证明、孩子的自述视频以及手机运营商信息。曾在8月下旬,客服人员向曹先生透露,当所有证件办妥后可为其退70%—90%的款项,不能全额退款。
据曹先生介绍,其他几项材料收集都比较顺利,唯独学生证和在校证明无法提供。“维权期间孩子正放暑假,学校没人值班,无法开具在校证明,客服一直抓住缺少在校证明为由拒绝为我们退款,即使提供其他能证明小杰在校身份的材料也不行。”曹先生说道。9月5日,曹先生以其他方式证明孩子年纪尚小正在读书、没有自控能力,再次联系客服人员协商解决问题,但又一次遭到拒绝。
一个多月以来,曹先生和线上客服、售后专员进行多次沟通,都于事无补。好在9月6日,学校开具了小杰的在校证明,曹先生顺利拿到材料并提交客服。令曹先生焦虑的是,“不知道所有材料提交完,后续客服会不会以其他理由再继续向我们要材料。”
对此,海口网记者也联系了叮当魔盒APP人工客服,客服回复称,若曹先生提供了正确且完整的资料,他们将安排专员与用户进行电话沟通,以了解详细情况并提供具体的处理方案。处理方案的具体内容需要由专业人员在核实后提供,因此无法提前告知。
网络公司是否能如约退款,曹先生能否挽回损失,海口网记者将持续关注。
部分订单截图。(受访者提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