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秀英区石山镇昌道村有个非遗剪纸的“家”
“老手艺”剪出缤纷世界
一把剪刀,几张宣纸,剪纸艺术家凭借巧手,剪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海南省“南海工匠”、秀英区政协委员黄海桃就是这样一位心灵手巧的民间艺术家。
9月19日,黄海桃在工作室里带领孩子们学习剪纸技能。记者 孙士杰 摄
8年前,“黄海桃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秀英区石山镇建新村委会昌道村安家落户,在乡村扎根的非遗“老手艺”,不仅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还为村民提供了致富门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为剪纸作品寻找“家”
《海南风情》《雨林鹿鸣》《五十六个民族》……9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黄海桃的工作室。走进展厅,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映入眼帘,作品飘逸流动、新颖雅致,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剪纸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间工艺,2009年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受家庭影响,黄海桃自小喜欢剪纸,一把剪刀、几张彩纸贯穿了她的整个人生,也推着她在剪纸艺术的创作道路上越行越坚定。
十几年来,黄海桃在剪纸技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剪和刻的协调之美,将剪纸艺术从单一的表现形式推向多元化,创作了一批批反映海南热带风貌和民族风情的剪纸作品。
2015年,黄海桃为作品开启寻“家”之旅,经过无数次辗转找寻,她最终把“家”安在昌道村,让非遗“老手艺”扎根“新土壤”。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昌道村,我就喜欢上这里,这里不仅环境好,人文风情还特别美,让我有了家的感觉。”黄海桃说,在筹备建设工作室和非遗剪纸作品展厅的过程中,她得到秀英区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区委统战部深入现场了解需求,昌道村干部群众经常过来现场帮忙,及时解决她遇到的难题。
计划兴建非遗剪纸博物馆
“同学们看一下,这是大家熟悉的火山荔枝,今天我们来学习怎么剪出火山荔枝。”当天下午,昌道村的孩子们在黄海桃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剪纸课。
黄海桃一边为大家讲解剪纸的细节和要领,一边拿着剪刀在纸上“龙飞凤舞”。在她的巧手中,剪刀变得灵动起来,伴随着“咔嚓”声响,寥寥几下,一颗颗饱满的荔枝便跃然眼前。
“我喜欢跟着黄老师学习剪纸,剪出作品很有成就感。”小学生陈惠莹说。近年来,黄海桃不断开设非遗剪纸公益课堂,用形象生动的剪纸课在学生心中埋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今年2月,从学校退休后,黄海桃有了新计划——兴建一所海口市非遗剪纸博物馆。她的计划得到了海口相关部门、秀英区旅文局以及区文化馆的大力支持。
“我们将传统技艺与创意设计相融合,研究一批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并为村民举办培训课,让民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黄海桃说,希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领带动更多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