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一只雌性露蔸叶山蟌在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被监测人员拍摄到。 卢刚供图
记者从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日前在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实施蜻蜓监测项目时,首次发现了稀有物种露蔸叶山蟌。这刷新了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蜻蜓被发现新记录。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介绍,10月8日,他和同事在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上游发现了3只十分稀有的露蔸叶山蟌,包括2只雌性、1只雄性,它们距离人类活动范围非常近。
露兜叶山蟌与海口的缘分要追溯到一年多前。受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委托,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于2022年5月在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蜻蜓监测时,在五源河上游首次发现露兜叶山蟌,刷新了海口蜻蜓被发现新记录;当年6月,监测团队对露兜叶山蟌开展了进一步调查。“这是露兜叶山蟌自1999年首次在海南万宁被发现后,在海南的第二次记录,时隔20多年。”卢刚说。
露蔸叶山蟌非常稀有,这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虫学博士张浩淼的确认。他告诉记者,露兜叶山蟌是海南岛甚至国内最罕见的豆娘,它是野山蟌科在中国分布的唯一品种。“露兜叶山蟌生境特殊,比较难发现。此外,从羽化到成熟,它们每天的色彩都不同,很容易被误导不是同一种。”张浩淼介绍。
露蔸叶山蟌是海南的特有种。在海南第一部蜻蜓野外图鉴,由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与原海南省林业厅合作的《蜻蟌之地——海南蜻蜓图鉴》中,对露蔸叶山蟌的鉴别特征、习性、栖息环境、分布区域等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该图鉴显示:雄虫复眼褐色,面部具有黄色和绿色斑纹;胸部黑色,肩前条短而宽,黄绿色;侧面具有宽阔的黄绿色或黄紫色条纹;腹部暗褐色,基部几节具有淡黄色或蓝绿色斑点,中部几节具有淡黄色斑点;中部腹节背面淡褐色,腹部末端主要黑色,尾部侧面呈现大白斑。但该图鉴仅对露蔸叶山蟌的雄虫特征进行了描述,对雌虫标注为“未知”。
“在近两年的蜻蜓监测调查中,我们共发现了十余只露蔸叶山蟌,使得该物种的雌性、未熟型、成熟型形态都逐一得到补充和完善。”卢刚说,今年露兜叶山蟌在海口五源河湿地公园的2个区域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的1个区域再次现身,让人惊喜不已。
卢刚表示,露蔸叶山蟌在低海拔的林地和湿地被发现,这不仅完善了该物种的栖息环境,也体现了海口羊山湿地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独特价值。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