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热心网友爆料,在海口某社区发现大量流浪猫,这些流浪动物给周边邻居造成不小困扰,也因此引发热议。其实关于流浪动物的话题热议已久,我们首先要对流浪动物有客观的认知,从广义上来讲,流浪动物是指不受主人的占有欲控制、也未恢复到天然状态、与人类生活环境相关联,但不受管控、四处游走的动物,这就和野生动物有本质区别。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流浪猫数量约5300万只,流浪狗的数量也有4000万只,这是很庞大的流浪群体。不少爱心人士对流浪动物遭遇感到惋惜的同时,也要意识到,流浪动物具有一定攻击性,你还无法判断它们是否有打疫苗,而且流浪动物的排泄物也可能带有病菌,由此可见,它们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所以加强对流浪动物的管理,应该形成社会共识。
然而,在顶层设计上,又存在一定争议,以“流浪动物伤人”为例,《侵权责任法》中将动物伤害的主体界定为“饲养人”“管理人”“原饲养人”以及第三人,但对于流浪动物来说,这一情况就颇为特殊,流浪动物不具备“饲养人”和“管理人”,同时又难以去界定“原饲养人”,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追责。这也就警示,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仅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对于流浪动物这一项,尚存欠缺,这就需要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完善。
为了防止流浪动物伤人、扰民,当前留检、收容、领养,是较为常见的做法。部分城市设立了流浪动物收容中心,也有民间收养机构及救助基地。但这一举措也存在收容能力有限、人手匮乏、资金短缺等困难。此外,个别社区也采用过“抓捕、绝育、放归”的方案,或是鼓励爱心人士收养流浪动物,总的来说,各项举措都有一定帮助,但也存在局限性,毕竟流浪动物的数量着实太多了,这就得有效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合力治理。
首先,从源头上,要减少流浪动物的存量,就要控制增量。以“高校宠物弃养”为例,近些年,有不少大学生热衷于饲养宠物,但是因为毕业无法带走或是分手遗弃等缘故,让校园的流浪动物增加不少。这就要加大遗弃成本,增强处罚力度,要让“饲主们”明白:饲养宠物是个人选择,但是不能简单粗暴地遗弃宠物,即便是不想养了,也要走正规程序,或是校内爱心学生领养,又或是捐赠给猫宠咖啡馆等地。
其次,饲养宠物的程序应更规范,严格遵守地方动物保护条例,到相关部门对宠物进行备案登。在社区内,要制定饲养公约,建立社区动物档案,同时要对宠物派发电子宠物牌等,做好宠物实时路径的定向跟踪,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防范宠物走失,这也能在一定层面上,减少遗失动物,做好流浪动物伤人追责事项。
再者,对于饲养人和爱心人士,在思想层面上要加强宣传。第一就是切忌强人所难,是否喜爱流浪动物是个人自由,但爱心人士不能以关爱流浪动物为由,进行道德绑架,个人可以秉承“可以不喜爱,请别伤害”的同情心,但是无权去指责或要求周边邻居都去照顾流浪动物;第二要优化社区环境,流浪动物之所以聚集,是因为社区个别角落有残羹剩饭,又或是小区居民投喂,如此做法,会让流浪动物加快繁殖速度,即便是要投喂,也应当是由社区管理人员,划定固定区域,适量投喂,用食物和爱心住所,逐渐引导流浪动物离开居民住宅区,这样既能为流浪动物提供安身之地,又能保护街坊邻居作息不受打扰。
总之,流浪动物治理一事,考验的是社区管理者的智慧,需要协同社区居民“共管共治”,才能创造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冯定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