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1月11日消息(记者陈德文 特约记者陈创淼 通讯员陈勤)“环境美、治安好,邻里间的纠纷也少了,日子是越来越舒心了!”近日,石山镇施茶村村民王大爷提起近年来村里的变化,心里又舒坦又自豪。一直以来,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依法调处矛盾纠纷的路径和方法,促进邻里和睦、乡村和美、社会和谐。
矛盾纠纷不出村 绘就新“枫”景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纠纷是影响邻里关系和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此前,石山镇施茶村王某雄与昌道村王某义有一块林地,由于时间久远,面积和界限已模糊不清,一直存在争议。
“都别急,咱们好好理一理……”面对棘手难题,施茶村专职人民调解员王建平多次走访实地勘查,查阅林改档案,采取“一对一”上门座谈的方式,倾听当事人心声,结合调解工作经验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捋清了林地的归属。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一致意见,并用火山石垒起分界线。
调解员倾听当事人心声。(主办方供图)
正是得益于石山镇“三队伍+三机制+三文化”乡镇解纷工作法,这宗陈年邻里纠纷被成功化解,在当地传为佳话。
“面对复杂矛盾既要讲法又要说理,才能解群众‘心结’”。调解员王建平是一名党员,更是村里的“法律明白人”骨干。村民有了矛盾纠纷,都喜欢去“挂”他的“专家号”。“针对山林土地、婚姻家庭等农村常见矛盾纠纷类型,镇里有专门的法治培训,帮助我们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成为百姓身边的用法参谋。”王建平说。
石山司法所所长颜毅介绍,目前石山镇12个村居均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由村两委干部兼职调解员,同时配有司法所派驻的专职调解员,实现人民调解力量全覆盖。“目前,石山司法所重点打造的‘四所一庭’,由石山派出所、美安派出所、永兴法庭、律师事务所组成,通过每月定期召开会议,调配统筹各方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王建平帮助居民处理矛盾纠纷。(左一为王建平 秀英区供图)
据统计,近三年来,石山镇共调处矛盾纠纷390宗,成功调处380宗,调处成功率97%。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镇”“海南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海南省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巧用“良方” 化解纠纷促进和谐
“社会家庭要和谐,民间纠纷找人来按情按理矛盾排,有法有理促和谐……”在石山镇昌道村文化广场的大榕树底下,韵味悠长的民谣传来,提起这首《民间纠纷调解民谣》,家喻户晓。
在多方鼓励下,以施茶村为主的村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歌曲创作民谣,创作出许多法治类民谣,从此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普法民谣便在石山镇传开。人民调解员以柴米油盐的居家小事为切入口,与当事人边聊天、边说事,捋清化解一件件邻里闹心事。
“琐事不出门、小事不出组、烦事不出村”是施茶村的真实写照,也是石山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缩影。
村民在唱民谣。(秀英区供图)
“化解矛盾纠纷,石山镇有‘三剂良方’”据石山镇委副书记符煌斌介绍,该镇聚焦控源头、凝合力、解民忧,建强党员先锋队、法律明白人、兼职智囊团三支队伍,同时坚持“预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工作思路,持续探索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健全三项机制,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有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石山镇注重用好具有当地特色的家风文化、乡贤文化、民谣文化,将道德风尚和法治意识融入群众生活,注入群众内心,增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有效性,确保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有力量、有方法、有保障。
符煌斌表示,接下来,石山镇将持续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让社会治理成效更加显著,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