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在商场里上手工课、逛展览、听音乐会、参加文化沙龙,已经成为了新时尚,市民们逛商场就可以参与到多业态活动中。得益于海口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打造“商圈+”模式,将原本只提供逛街购物等单一功能的商场“提质扩容”,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优质服务,这也成为了不少大型商圈“吸客留客”的秘诀。
为什么海口积极打造“商圈+”?将多业态跨界融合、创新到商圈经济中?从效果上看,可以实现空间、客流、资源的共享。毕竟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需要一批精心建设的商圈,扮靓城市客厅,不断提升商气、聚集人气,让海口成为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城市中心,将海口大型商圈打造得有热度、有广度、有深度。
纵观海口“商圈+”融合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但是新业态必然会面临着新挑战,如何将步子迈得更稳、走得更扎实,海口“商圈+”模式还需要积极探索。
多点开花商圈跨界融合 激发消费新活力
“商圈+”之所以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是因为如今的大型商圈进入存量时代,现有商超的固化形态和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消费需求,商圈需要寻求新出路,找到发展的新可能。海口商圈跨界融合创新,多点开花可激发消费新活力。
“商圈+会展”氛围感经济迎合年轻人喜好。在海口万象城,“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中式美学艺术展吸引市民驻足观看、“熊”抱黑白团子大熊猫主题展也让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在GDF免税城,艺术文化长廊让人放松……当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精神层面需求不断提升的时候,人们就需要从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答案,而“商圈+会展”的结合正好迎合了趋势,原先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与生活充分地融合,从此艺术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让艺术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和普通人的生活。
从长远来说,对商圈和会展业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商圈靠艺术提升了魅力格调,提高商场的可逛度,增加顾客停留时间和游逛频次,并实现差异化运营。会展业也在借助购物中心等客流资源进行推介和宣传,连接起艺术、生活与大众,让艺术更为大众所接受。
“商圈+社会服务”亲民便民满足社会需求。2021年7月,海口市美兰区婚姻登记处正式搬迁至海口市蓝天路名门广场五楼,成为海口首个购物中心引入婚姻登记处的案例,新址环境宽敞明亮、设计功能分区清晰,为“商业+”提供新的方向思考。
社会服务机构作为人们生活中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场所,属于典型的人员密集场所,而另一方面,大量的商业场所空置,人流稀少,如果能在商业与社会服务机构之间找到有效的结合点,商业场所提供休闲娱乐区,社会机构贡献了人流客流,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除此以外,儿童早教、幼儿园、托儿所也很有可能成为购物中心下一代的主力店,从而满足孩子一站式的托管教育服务,其他包括图书馆、社会活动中心等也都将成为购物中心的吸客场景,让商圈空置区域产生社会价值,达到既能让办事的市民们获得便捷温馨的服务体验,又能带动商业兴旺发展目的,实现“服务”促“产业”、“政务”促“商务”的目标。
“商圈+体育”聚焦体育文化成为创新亮点。随着近些年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人们体育运动热情的高涨,这也为“商圈+体育”带来无限可能。在海口,去商圈溜冰曾是一大热门,加上前几年影视剧作品渲染,溜冰成为年轻人消遣的好去处,围绕着溜冰,商场开展相关的运动主题零售、运动主题娱乐、运动主题餐饮等,成为全民体育运动生活空间和休闲之地。
现在,除了溜冰场,“商圈+体育”还涉足到少儿平衡车比赛,海口友谊国贸城举办“海岛超级英雄联赛”,平衡车的体育活动让家长和孩子沉浸其中,友谊国贸城以“体育+商业”的模式将商业、运动、文化等进行有机结合,挖掘体育的精髓。当然,除了溜冰和平衡车,还有的购物中心内引进攀岩、游泳、滑雪等,这些运动业态也成为购物中心业态创新的热门。
此外海口还打造“商圈+教育”、“商圈+市集”、“商圈+音乐会”等模式,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融合都符合实际,也并不是所有的相加都能取得成功,若想在跨界融合中少走弯路,成为经典,在做“商圈+”创新时还要注意。
探索“商圈+”模式势在必行 但也需行稳致远
充分结合自身优势特色跨界。打造“商圈+”不能超越自身实际,盲目跟风,看哪个热门就强行“关联”,跨界是建立在对自身优势特色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这样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做到“出奇”又“出新”。因此,各商圈要结合自身实际分析,比如项目区位、市场容量、消费客群、竞争情况、预算资金等等全面分析。海口友谊广场每年打造“汉服盛会”,结合了商场“年轻、阳光”定位,与艺术相融合,穿上汉服既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购物享受折扣,沉浸式古风体验逐渐成为友谊阳光城的品牌活动。多元化的经营思路,个性化的资源积累,让友谊阳光城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其他商圈也可借鉴思路结合自身优势跨界融合。
必须注重内部的交流融合。在跨界结合之后,如何处理好跨界行业之间的关系,实现“1+1”大于2,两个行业必须在交流融合中保持密切的互动。例如“商业+社会服务”模式,看似简单的引流,但引流来的新人是否具有消费潜力,能否给商圈带来利益?毕竟结婚一辈子只登记一次,如此低频的场景能否实现客流转换,并吸引更多客户“打卡”?笔者认为,要加强购物中心与婚姻登记处之间的交流联系,可以把婚姻登记处当作引子,把海口名门广场打造成为爱情的地标和见证,并围绕着爱情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当人们提起名门广场时,就代表着爱情见证地,不断加强大商圈与婚姻登记处之间联系,才使这种结合不致于是单纯商业面积的出让和简单的顾客引流。
必须线上线下相结合。近年来,消费者尤其是青年消费群体,对于商圈的需求早已不再局限于购物和吃饭,也给商圈经营提出了更多挑战。如今,众多海口实体店充分借助互联网,构建多样性的线上线下消费新场景,满足市民多元化、个性化、社交化的消费需求。这也启示我们,不论是哪种跨界融合的形式,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助推,可以通过打造“商圈+数字”消费新平台,打造智慧商街,拓展无接触消费体验,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实现传统商圈的数字化赋能,为文旅消费创造全新的场景。
商圈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也会成为常态,“商圈+”若想在市场立足,差异是取胜之道,专注才能走的更远,“商圈+”不仅是在寻找创新融合,也是在寻找活出自身的商业解决之道。(吴海燕)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