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美、四面环水的北港岛。记者 孙士杰 摄
11月的海口,乡野间一派生机盎然,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干净平坦的水泥村道、蒸蒸日上的特色富民产业、洋溢着幸福笑脸的村民……满目皆是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场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美乡村是加快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现实需要,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增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村面貌整体提升,让农村美起来、活起来、亮起来。
龙华区昌学村建设动漫特色街区,探索创立新型城乡融合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记者 杨鹤 摄
扮靓颜值 宜居乡村美起来
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过程中,海口着力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11月19日,记者走进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美莲社区美伦村,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路面,姹紫嫣红的鲜花,耳畔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红砖砌成的围墙内,白墙灰瓦的琼北古民居绽放新颜,波光粼粼的福祥湖畔,村民们结伴散步,好一幅诗意田园的美景。
“我们村人心特别齐,大家积极配合村干部拆掉破败的仓房,拓宽了村道,修葺了围墙。”村民林宣笑呵呵地说,如今村子变美了,住着越来越舒服,到村里来玩的游人多起来了,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特别热闹。
11月20日,在秀英区永兴镇永德村委会沐心石屋民宿内,浓浓的烟火气升腾,滋啦作响的烤肉、香气四溢的生蚝、脆生生的土豆片,让众多市民游客在原生态的百年古村中大饱口福。
永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槐柏告诉记者,该村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今年已接待游客8万人次,带动收入达1500万元,旅游收入较2022年翻了一番。永德村乘着农村电商发展的“东风”,把自产的火山荔枝、黄皮销往省外,今年该村产值收入累计已达9000万元,带动人均收入2.1万元。
一条条蜿蜒纵横的村庄巷道,畅通了村民出行路,让大家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窘况,串联起乡村百姓的甜蜜生活。遵谭村委会儒崇村村民吴阿叔骑着电动车,从绿树掩映的村庄出发到田间、去集市,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让他和村民们出行更加安全,幸福感满满。
据介绍,日前,龙华区“户户通”道路建设项目全面完工,龙华区5个乡镇31个村庄125条巷道,总长约6180米道路完成硬化。此外,今年我市农村户厕防渗漏改造任务3000座,目前已全部竣工,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完成1042个自然村,治理率明显提升。
美兰区仲恺村,农户在荷塘里采摘莲蓬。(资料图) 记者 孙士杰 摄
发展产业 宜业乡村富起来
建设和美乡村,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在产业。
近年来,我市全方位发掘村庄的个性和亮点,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建设主题,全力打造具有鲜明海口特色的“精品村”。
在美兰区演丰镇北港村内,连绵悠长的海岸线、独特的红树林和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让这个紧邻海口江东新区的村落显现出强大的“渔文旅”融合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到村子里赶海、游玩、品尝“海之鲜”。随着人气的持续旺盛,村民们开起了农家乐、民宿、食杂店,将人气“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不用出海打鱼也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企业进驻带动一批村民实现就业,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随着动漫产业的进驻,龙华区龙桥镇挺丰村委会的百年古村昌学村乃至整个挺丰片区迎来了商机、资金、人流、就业等机遇。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10余位动漫专业人才在昌学村创作、生活,新老村民在这里和谐共生,开创出一条既能发挥产业优势,又能为村子“引流”致富的发展新路径。
昌学村青年吴晓丽之前和家人在市区做生意,看到村里的新变化和新机遇,她与家人毅然决定回村发展,开办了农家乐和咖啡厅。“过去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如今终于挣上了稳当钱。”已在昌学村物业公司寻到一份工作的当地村民吴英斌,对自己家目前的生活很满意。
今年3月,为了让全国更多优秀的动漫企业向龙华昌学动漫产业小镇聚集,龙桥镇政府启动了与昌学村相邻的保明村动漫街区配套工程项目。记者11月17日在保明村看到,一栋栋粉蓝、橙黄、粉黄相间的3层琼式风格民居,与点缀着鲜花的草坪相映成趣,动漫特色街区的全貌已经显露。
挺丰村党总支书记王宏多介绍,保明村动漫特色街区计划年底启动招商,将持续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动漫专业人才进驻昌学动漫产业小镇,做深动漫数字创意产业,打造特色乡村产业新名片,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同昌学村发力动漫产业不同,琼山区云龙镇云阁村因地制宜,种植花卉及观赏苗木,村民们通过在花田里“掘金”,让“美丽经济”绽放,令腰包更加充盈。
“2013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几千元;如今云阁村60%的村民从事花卉种植产业,人均年收入已超过2.3万元,累计入驻花农花企数量达327家,种植面积增至8000余亩,花卉产业年产值达1.3亿元,产值较2021年增长3000万元。”云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杜世河自豪地告诉记者。
在江东新区898艺术村灰塑文化馆内,许达联老师为大家介绍一幅幅造型精美灵动、色彩浓烈艳丽的灰塑作品。记者 杨鹤 摄
丰富内涵 和美乡风“活”起来
和美乡村,有颜值更要有内涵。近年来,海口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相统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居民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11月4日,江东新区898艺术村灰塑文化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体验活动正在举办。十余名小学生围坐在海南灰塑非遗传承人、898新村民许达联老师身边,动手体验灰塑制作,感受这门非遗技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这样引人入胜的主题展览和体验活动在我们村经常举办,结合当地文化和乡村资源,发挥村内众多艺术家们的特长与优势,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游玩,以艺术之力赋能乡村振兴。”898艺术村负责人王凯道出了该村乡村振兴的“秘诀”。
穿行于美兰区灵山镇的仲恺村,一幅幅绘制着母瑞山革命根据地、革命先烈故事等红色元素的画作不时映入眼帘。这些描摹在墙上的画作不仅扮靓了村居环境,还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将“冷冰冰”的墙体变成传播文明的窗口、教育群众的阵地、美化家园的“活教材”。“这些彩绘漂亮又特别,是展现当地文化,让大家直观了解红色历史的一个好举措。”到仲恺村游玩的大学生郑家策说道。
据介绍,仲恺村将积分制作为乡村综合治理的“助推器”,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乡风文明水平,明显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让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据市乡村振兴局统计,截至目前,我市行政村(居)实现积分制全覆盖,全市累计注册99664户,家庭户参与率超过98%,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工作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我们将进一步准确把握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着力重点,统筹推进产业发展、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基层治理、保护开发等工作,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海口样板’,进一步擦‘靓’乡村振兴底色。”海口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龙华区龙桥镇保明村,优美的乡村环境吸引市民游客前来踏青游玩。(资料图)记者 杨鹤 摄
专家连线
如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郭强:描绘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必须坚持群众满意导向,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乘势跃升。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海南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海口应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将生态价值转化为旅游产业资源,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渔村渔家、康养基地和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等精品旅游线路,把传统文化村落打造成为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和美乡村。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教授林芳兰:
城市和乡村要各美其美、协调发展。乡村建设不能简单照搬城市的做法,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并引入现代元素,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居宜业成为和美乡村显著优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乡村成为农民创新就业的沃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