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追更网络小说,每天App打卡“领金币”,刷手机昼夜颠倒……如今,不少老年人沉迷手机,成为儿女们新的困扰。(来源:光明日报)
前些年,关于“跨越数字鸿沟”和“手机适老化改革”的话题,一度引发网民热议,可现如今,舆论方向却改变了。买买买、刷刷刷、玩玩玩,可简单概括为老年人沉迷手机的习惯,如何防止老人过度沉迷手机?值得不少子女及晚辈深思。
不难发现,老年人沉迷手机和老年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几乎是同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规模就已超过1.5亿。
如此庞大规模群体,所引发的社会现象,值得深入探讨。如何定义老年人沉迷手机?有专家给出了判断标准,不能仅凭用网时长,重点还取决于三个维度:过度使用(超长时长)、无法克制使用欲望、对身心和人际等方面有负面影响。可以简单这么理解,逛电商平台时,能否忍得住低价陷阱?看直播App时,能否克制盲目打赏冲动?还有日常作息规律,是否因使用手机而导致紊乱?
从老年群体的角度看,相较于“数字原住民”,老年人接触网络的时间较短,尤其是智能手机经过适老化改革后,也为老年朋友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原来互联网的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便不自觉沉迷其中。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老年人退休时间多,精神上容易感觉空虚,再加上不少地区老年活动场所欠缺,例如,在城里,没有老年大学城、没有老年夜校;在乡村,又有大量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如此一来,自然就容易沉迷手机世界。
此外,在“美丽新世界”的背后,App“成瘾”机制同样不可小觑,平台方利用大数据算法、智能推荐等,源源不断向老人提供感兴趣内容。以“短视频”为例,竖屏界面、单手操作、上下滑动,精彩视频一个接着一个,如此“杀时间”的行为,也让老年人“成瘾”更深。
其实透过这一现象,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老年人精神世界的匮乏。数字反哺,不仅是家庭和社区的事,也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有专家指出,共建数字包容的老龄社会,让互联网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让老年人更好参与社会发展与进步,享有更多安全感、尊严感和获得感。这是积极老龄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要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的转变。首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就要多设身处地为老年群体考虑,多建设一些老年活动场所,例如口袋公园、老年夜校等,让老年人出了门后,有更多丰富多彩的好去处,同时在这些场所推出一些老年朋友喜欢的内容,例如地方戏剧、老年艺术图展、适老化阅读室等,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其次,对于空巢老人家庭而言,子女们也应更有担当。若想帮助父母戒掉网瘾,“换位思考”是很重要的一步,父母们想要什么样的退休生活?如何满足精神世界的需求?他们是想找人聊天?去旅行?还是缺乏志同道合的伙伴?早前,就有网友提出一个小技巧,例如,父母在朋友圈频繁转发养生文章,是不是近期身体抱恙?亦或是心理焦虑、害怕死亡呢?又或者是父母频繁关注理财产品,是身边有人刻意推销吗?还是说希望生活更多物资保障?通过生活小细节,也可以察觉蛛丝马迹,但关键还是要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陪伴父母,才能帮助他们逐渐脱离“数字漩涡”。(冯定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