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平台刮起了一阵退茶位费的风潮,不少网友分享了退茶位费的经历。对此,有网友表示支持,称现在的茶位费不仅越来越贵,有些餐厅还强制收取,颇有“霸王条款”的意味。亦有网友则不以为意。(来源:羊城晚报)
茶位费,作为餐饮附加费,长期以来备受争议。在我国广东地区,“喝茶”是一种风俗,人们通常会一壶茶,配上些点心,喝上个半天时间,再加上茶楼会提供茶具、茶叶等,因此收些茶位费,大众也能接受,这一习惯便逐渐被默许。但现如今,在全国各地许多餐馆内,店家未事先告知,结账时依然收取茶位费,也引发了不小争议。
法律人士表示,“茶位费”是餐饮业约定俗成的叫法,但具体是针对何种项目的收费,少有餐饮商家说得清楚。其实“茶位费”就是小费(服务费)的变种,可是就如同“消毒餐具费”,消费者进入店内用餐,经营者提供干净卫生的餐具,不是理所应当的吗?为何要将消毒、茶具、餐具等费用,转嫁给消费者呢?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饮具。
不难看出,消费者在店内消费时,商家提供合格餐具、饮具是理所应当的,也是商家应履行的义务,而且在消毒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也该由商家承担,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嫁给消费者,或是偷换概念,以此来虚设明目收费。
此外,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由此可见,消费者未接受喝茶服务,商家不得额外收费;倘若消费者接受了服务,也得通过菜牌、告示牌等方式,明确告知消费者收费标准,对茶位费明码标价,这就是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其实,国家早就有明文规定,餐厅不得以巧立名目设置“开瓶费”“服务费”“包间费”“最低消费”等,尽管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整治,但由于管理部门分散、集中纠治不同步、未能持续有效的合力等,也导致隐性收费乱象不断。那么经营者的“隐性收费”该由谁来管?又该如何管?
首先,要严督查,市场监督管理局要联合消保委积极承担监管的主体责任,不定期突击检查,查看餐饮店是否明码标价,是否巧立名目,对于“隐性收费”行为要及时制止,同时接受广大消费者的监督;其次,要严处罚,对于性质恶劣、屡教不改的经营者要严格处罚,形成典型案例予以曝光,才能在业界形成震慑作用,督促经营者诚信经营,不耍小聪明;再者,要严教育,有一部分经营者并不了解相关法律,只是同行这么做,他们也照常这么做,久而久之侵犯消费者权益,便成为了一种惯例。对于“隐性收费”乱象,应该是教育重于罚款,才能逐步形成良好风气。
此外,维护市场的良好秩序,同样离不开消费者的监督。要出台举报奖励机制,鼓励消费者对餐饮商家的“隐性收费”行为进行检举揭发,才能有效遏制餐饮商家“隐性收费”的侵权行为。(冯定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