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官网截图
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征集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的公告,并回应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有关问题。
据介绍,十年来,随着裁判文书网的文书数量增加、社会关注增多,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存在的不足屡屡被提出诟病。目前而言,裁判文书网存在着检索不便利、标准不统一、权威度不够等问题。此外,我国上网文书有大量基层法院审理的简易程序或小额诉讼案件,不仅规则意义有限,还承载着各类事实性、身份性信息。
在裁判文书涉及的安全风险问题方面,海量文书上网后,因承载着大量国情社情信息而逐步成为各方关注的信息资源。有的商业公司将“爬取”的文书数据转化为法律检索、企业征信、人工智能“产品”营利,但未按安全、合规、可控要求管理。有些“黑灰产业”甚至据此从事敲诈勒索、信息倒卖、刷取流量等违法活动。
据介绍,从2021年7月开始,最高人民法院按照有关各方的反映、诉求和建议,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整改措施。通过严格风险筛查、完善公开标准,每年上网文书数量从2020年的1920万件、2021年的1490万件降至2022年的1040万件。2023年1月至今,上网文书数量为511万件。
“可以说,自2021年以来,优化裁判文书公开机制的工作一直在有序开展,但从未‘叫停’过文书上网。”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司法公开既包括在线公开,也包括线下公开;既包括向当事人的公开,也包括向社会公众的公开。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出台后,对司法公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既要充分满足当事人的参与权、知情权,方便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监督,又切实做好权利保障和风险防控工作,防止公民的正当权益、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公共利益因不当公开受到不利影响。”该负责人表示,人民法院持续推进阳光司法的努力方向不会变,通过深化、优化司法公开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司法服务的态度不会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