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4年元旦假期,全省接待游客171.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06亿元
打造跨年IP 海南旅游添火
在刚刚结束的元旦假期,海南旅游消费市场捷报频传——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假期全省接待游客171.71万人次,同比增长68.9%;旅游总收入24.06亿元,同比增长60.1%。
辞旧迎新之际,人们更加向往充满烟火气的热闹氛围。巨大的消费热情在这个元旦假期被点燃,越来越多人希望通过旅行的方式来迎接新的一年。近几日,海南日报记者透过元旦假期窗口,发现市民游客出游热情高涨,跨年IP等文旅消费场景不断推陈出新,这个元旦假期,海南可谓人气足、市场旺、消费热。
打造跨年IP
海南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这里是凌晨一点的海口,你敢相信吗?”1月1日凌晨,一条拍摄于海口市滨海大道的视频让不少网友惊讶。视频中,跨年夜的狂欢散去后,大街上的人头攒动,等待红绿灯的小轿车、等待过街的电动车排成长龙,深夜的海口到处霓虹闪烁。
海口的万绿园、万象城、五源河体育场、上邦百汇城,三亚的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大东海广场、南山文化旅游区……跨年夜,人间烟火气在海南各大城市升腾。各大商圈人头攒动,街边店铺顾客爆满,影院座无虚席,热门饭店排号排到上百桌……这些热闹的场景,无不彰显着海南旅文经济的澎湃活力。
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元旦小长假里海南旅游产品预订订单总数超过3万个,订单总金额超过4300万元。三亚、海口、万宁等地成为国内跨年热门目的地,跨年平台搜索量超过了1000万人次。
“这是我第二次来海口参加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了!不仅晚会精彩,海口的配套服务、其他新年活动也非常吸引人。”浙江观众陈月说,除了跨年晚会,她还和朋友打卡了云洞图书馆、天空之山等海口地标。回忆起2020年第一次来海口参加跨年演唱会的情形,她惊讶“短短几年,海口变化挺大,更潮更好玩了”。
在万绿园,跨年夜当晚举办了“欢乐加倍,快乐无限”2023年(第二十四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闭幕式暨海口跨年嘉年华活动,许多市民游客早早地赶到万绿园“占座”,不少人携带露营垫、帐篷等户外装备边露营边看音乐会。
零点到来,海口上空上百架无人机起飞,在空中变幻出雷公马、世纪大桥、清补凉等极具海南特色的图案,流光溢彩的夜空,吸引众人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难忘的瞬间,跨年氛围瞬间拉满。
“虽然进出海花岛的桥被挤得水泄不通,但还是愿意到这里感受一下热闹的跨年夜,更有节日的氛围。”来自海口的高先生一家和朋友相约到儋州海花岛看跨年烟花秀,以此为2023年画上圆满句号。
此外,三亚的草莓音乐节,陵水海南海洋欢乐世界的主题烟花秀等跨年活动,也让人们的假期有了更多新玩法和新期待。
用好“暖冬”优势
抓住年轻人群体
跨年文旅IP的打造,着实为海南旅游再“添了一把火”。
“年轻人已经把跨年游当作一种时尚活动了。”海南省旅游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孙相涛观察到,这个假期,不少年轻人逢人都会问:“去哪儿跨年?”而海南旅游经营主体也紧跟节奏,推出多样化的配套产品,如海花岛的烟花、长影环球100的灯光秀、海口的演唱会、儋州喜禾农场的篝火晚会等,都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热门活动。
“年轻人集中在城市,参与各大商圈的跨年倒计时活动,所以跨年游的‘城市’特征也特别明显。”孙相涛说。
年轻人热衷的跨年游,将给海南的旅游发展带来哪些机遇?海南又该如何抓住跨年游热度,打造旅游新IP?
答案直指“年轻化”。孙相涛说,跨年游的群体以年轻人为主,旅游经营主体在供给产品时,要精准定位产品的消费指向性,抓住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深度研究年轻人更愿意在哪方面消费。年轻消费群体注重“仪式感”,应该在这方面策划更多的活动,增强参与互动性。
“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为什么要在海南举办?”在网上,这样一个问题引起网友们的热议,其中有一条高赞的回答是“海南气候温暖,1月份全国各地气温都偏冷,而海南的气候非常适合人们在室外参加活动和观看演出”。
不难看出,绝佳的气候条件是海南发展跨年游的一大优势。孙相涛对这一观点也深感赞同。他说:“海南应该抓住气候优势,把跨年IP做大,同时‘文旅’和‘体旅’也要深度融合,把跨年演唱会的文章做长做大。全岛各市县也要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差异化举办跨年活动,把跨年营销精准对接到全国各地的年轻群体。”
元旦假期落幕,“人财两旺”的势头为2024年海南旅游文化市场开了一个好头。
眼下,2024张韶涵“寓言”世界巡回演唱会海口站、林宥嘉idol2024世界巡回演唱会海口站、薛之谦“天外来物”巡回演唱会海口站等演出又将接踵而至。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热度也在不断提升,研学亲子游、体育旅游、医疗康养游等方兴未艾,期待海南打造更多旅文品牌,把资源优势真正转换成发展优势。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